正文 第20章 從生活習慣上了解習性(1)(1 / 3)

1.從動作習慣上看人內心

每個人的一舉手一投足都反映了他的心態和性格。我們可以通過一個人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來透視他的內心。這裏所論述的動作習慣是一個人長期、經常、出現頻率很高的動作,而那些偶然出現的,或在特定環境下出現的身體反應,在後麵的身體語言中將有所論述。

1.搖頭晃腦者

這種人特別自信,有時顯得唯我獨尊,對工作很熱情投入,對事業有著一往無前的精神,但其張揚的個性會使其人際關係不好。

2.拍打頭部者

拍打頭部一般表示後悔和自責,拍打腦後部者不太重感情,而且對人苛刻;拍打前額者心直口快、坦率真誠,富有同情心,但口不嚴,守不住秘密。

3.邊說邊笑者

性格開朗,對生活要求不太苛刻,富有人情味,感情專一,珍惜愛情和婚姻,喜歡平靜的生活,但缺乏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

4.邊說邊打手勢者

打手勢是對所說內容的強調。這種人果斷自信,性格外向,習慣於把自己塑造成領導型人物,並有良好的口才,待人真誠,與異性相處時很興奮,並愛充當護花使者的角色。

5.交談時搔頭發者

性格鮮明、個性突出,愛憎分明、尤其嫉惡如仇。善於思考,做事細致,又喜歡拚搏和冒險,幹事業隻重過程不重結果,但大都缺乏一種對家庭的責任感。

6.擺弄身上的飾物者

有此習慣的人多為女性,性格內向,情緒不外露,做事認真,雖然經常被人看做是膽小鬼,但一旦被激怒,卻膽大包天。

7.擠眉弄眼者

這種人看上去就很輕浮,缺乏涵養,喜新厭舊,特別會處理人際關係。在事業上善於捕捉機會,從而得到領導的賞識,是“馬屁精”。

8.掰手指節者

這種人習慣於把手指掰得咯嗒咯嗒地響。他們精力旺盛,很健談,喜歡鑽牛角尖,因為自己思維邏輯性較強,經常把別人的觀點說得一無是處。還是多愁善感的情種。

9.腿腳抖動者

自私,占有欲望強。對別人吝嗇,對自己知足常樂。這類人善於思索,動腦的能力比動手的能力要強,在愛情婚姻中疑神疑鬼,常製造“醋海風波”。

10.吐煙圈者

接受能力強,反應快,如果能全力投入策劃或創意方麵的事業,肯定會大有所成,但做事優柔寡斷,在愛情方麵則表現為“藕斷絲連”。

11.死死地盯住別人者

這種人支配欲望特別強。不喜歡受拘束,我行我素,慷慨大方,行為看起來像花花公子,可一旦選定了人生的目標就一定會去努力。

12.走角落者

這種人十有八九屬於自卑型,性格怪異,有時囂張有時又謙虛。心性聰明,口頭表達能力不強,書麵寫作能力不錯。

13.抹嘴、捏鼻子者

這種人喜歡捉弄別人,卻又不敢敢作敢為,為人處事喜歡嘩眾取寵,性格卻是軟弱的,習慣於被人支配,很難將“不”字說出口。

2.從語言習慣看人內心

在人的動作表情中,最常被利用來捕捉對方特性的,是語言習慣,即一個人說話的腔調、聲調的高低、音量的大小、聲音的粗細等外部特征,以及遣詞造句一類的語言表達方式的特征。語言的表達方式包括詞的選擇,句法語序的組織和如何措辭等。

1.從話題上看人內心

在人際交往中,交談的話題往往是其人關心或嗜好的直接表現。通過話題透視別人的深層心理,一是要從話題的內容去了解,二是從話題的展開方式去探索真意所在。

話題的選擇因人而異,一般與說話者有切身關係。一種人總喜歡談自己以及子女、配偶等家事,他們做事以自己為中心,任性,難以顧全大局,是一種心理發育不成熟的表現,因為幼兒都喜歡說我怎麼樣怎麼樣。另一種人從不談自己而專門談別人隱私,想了解對方的心理和弱點。如果是發生在男女之間,那就是一種深切的愛情或關心的表現。這兩種類型的人都以女性居多。還有一種人喜歡談新聞人物、演員、明星的隱私或醜聞,許多期刊雜誌都以此爭取讀者,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少男少女中的“追星族”,如果是成人還迷戀此道的話,就是出於一些複雜的心理因素,有的是借此驅散寂寞無聊的心情,有的是借此表達是非觀點,還有的是表現自己廣見多聞。

從話題的展開方式上來看,話題不一定能直接表現人的愛好與關心。社會結構越複雜,人類意識越是壓抑,而壓抑的意識自然會以一種扭曲的形式表現出來。一位瑞典學者做過一項有趣的調查,以兩百名女性員工為調查對象。結果,她們說是因工資低而不能安心工作,實則是對工作本身不感興趣。有的人突然岔開話題,這是自我顯示欲很強的表現,這種人蔑視他人,唯我獨尊,不會顧全大局、關心他人。有的人善於追蹤話題,使對方的話題擴展開來,能將對方的情況掏出來,這類談話專家以記者居多,也是其職業需要。有的人善於傾聽和開導,他們有著寬容而善良的心,能深入了解他人。有的人談話沒有中心,“下筆千言,離題萬裏”,如同寫作的毫無脈絡,他們情緒不穩定,或邏輯思考能力弱,無法係統歸納,也許自以為內容豐富,他人卻以為支離破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