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言辭語言露心跡(5)(2 / 2)

有人故意在談話中自問自答,這也可以作為一種狡術。

總而之言,這種狡猾的方法是形形色色的。所以把它們都抖一下是必要的,以免許多老實人不明其術而上當受騙。

騙子再高明,隻要你留意觀察,搜尋他言談之中的蛛絲馬跡,把他從黑暗的角落提置到光明的地方,那時,他可能就無所循形了。

心理學家研究證明,一個人一開始說謊,身體就會呈現出相應的信號:麵部肌肉的不自然,瞳孔的收縮與放大,額部出汗,麵頰發紅,眨眼次數增加,眼神飄忽不定,等等。說謊者總是希望把體態隱藏起來,所以一個人在電話裏說謊比當麵說謊要鎮定從容。利用這一特點,警方在審訊嫌疑犯時,總是將其放在光線強烈的地方,讓其體態語言暴露無遺。這樣很容易看出他是否在說謊。而且讓他的身體無所依傍(比如不背靠牆,一般用凳子而不用椅子),從而解除他的防備心理,促其徹底坦白。

一個人在說謊的時候,很難控製他自己下意識的動作,且從語氣可以看出大概情況。

有時,一個人談吐的速度、口氣、聲調、用字等,蘊藏著極為豐富的第二信息,撩開罩在表層的麵紗,能探知一個人的內心真實想法。一般來說,如果對方開始講話速度較慢,聲音洪亮,但涉及到核心問題,突然加快了速度,降低了音調,十有八九話中有詐。因為在潛意識裏,任何說謊者多少有點心虛,既希望“蒙”住對方但又無十分把握。更顯而易見的事實是,如果他在某個問題上支吾其辭,吞吞吐吐,可以斷言他企圖隱瞞什麼。倘若你抓住關鍵的詞語猛追不放,頻頻提問,說謊者就會露出馬腳,敗下陣來。

聰明的人會針對說謊者言語中的有違常理的說法,便可推斷出他是在說謊騙人。

宋國有個人要求為燕王在棗核尖上刻一個母猴,但是,他要求君王必須素食三個月才能看得見。燕王因此給他三乘兵車的封地以養活他。燕國管理冶煉手工業的官員對燕王說:“我聽說君王素食的日子不能超過十天,因而君王不能為了看這個母猴而長久齋戒,因為這是沒用處的事,所以,這個宋人才提出三個月的齋戒期。凡是雕刻工作,刻刀一定比所要雕刻的東西小,而我們冶煉手工業做不出這麼小的刻刀,也沒見到宋人有這種刻刀,怎麼雕刻呢,請君王看一看他的刻刀。”

因為這個官員根據生活的實際經驗,對騙子言談的誇大語言有了清醒的認識,當時的工藝水平不可能達到如此高的地步,因此推斷宋人是個騙子,燕王派人把宋人拿下核查,果然是個騙子。

10.留心觀察,識破謊言

謊言是我們認識一個人的障礙,因為謊言是對方有意隱瞞自己的假麵具。不過,隻要我們時刻留心觀察,同樣也可以看穿謊言,看清對方的內心世界。

1.鬼話連篇

到底什麼是謊言?讓我們從各方麵來舉例說明吧!

“今天晚上我要值班不能回來!”

——其實是跟同事去打麻將。

“啊!這個寶寶真可愛!”

——好難看的小家夥。

“對不起!我們董事長正在開會,不能見你。”

——這點小事,也要找董事長嗎?

“我常來你們這兒買東西,難道不能算便宜一點嗎?

——其實是第一次上門。

“這是一本人人必讀的寶典!”

——其實,內容無聊得很。

“我發誓我愛你…………”

——其實,他正在想別的女人。

“你很聰明,隻要肯努力一定會成功。”

——這個家夥真是無藥可救。

“啊!你化妝起來真漂亮!”

——簡直像個狐狸精。

“環境優雅、交通方便、學校、商店林立。”

——天知道!

“敬啟者:貴公司生意昌隆…………”

——真是開玩笑,本公司快要倒閉了。

“這是胃潰瘍,隻要好好休息,慢慢就會好的。”

——其實是癌症,半年也活不了。

“你再哭的話,老虎就會把你吃掉。”

——騙小孩。

“親愛的!我跟你說的都是真心話,你若不信,我立刻……”

——口是心非,鬼話連篇。

“媽!我到同學家做功課。”

——其實跑去看電影了。

2.美麗的謊言

如果我們的生活裏完全沒有謊話存在,那麼這個社會將無法協調,因為整個社會生活和個人生活,必須依靠一些無傷大雅的謊話保持平衡。

在某些時候我們將謊話分為可以原諒的和不可原諒的兩種,而社會就是由可以原諒的謊話來維持平衡的。

什麼樣的謊話可以說?什麼樣的謊話不能說?這是價值觀念的問題,而且這個範圍也很難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