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你要問什麼?”她把頭抬高,集中精神,透過她的厚鏡片看著這位先生:“你要去哪裏?”
這時,有位穿著名牌西服,手提皮箱,頭上戴著昂貴的帽子的男子試圖插話進來。但是,這位工作人員卻旁若無人,隻是繼續和這位先生說話:“你要去哪裏?”
“春田。”
“是俄亥俄州的春田嗎?”
“不,是馬塞諸塞州的春田。”
她根本無需要看行車時刻表,就說:“那班車是在30分鍾後,在第十一號站台發車。你不用跑,時間還比較充足。”
“你說是十一號月台嗎?”
“是的,先生。”
“十一號?”
“是的,十一號!”
那先生轉身離開,這位小姐立刻將注意力移到下一位客人——戴帽子的那位身上。但是,沒多久,那位先生又回頭來問一次站台號。
“你剛才說是十一號站台?”這一次,這位工作人員集中精力在下一位旅客的身上,不再管這位衣服濕透了的先生了。
有人詢問那位工作人員:“能否告訴我,你是如何做到並保持冷靜的呢?”
這位工作人員回答說:“我並沒有和公眾打交道,我隻是單純處理一位旅客。忙完一位,再換下一位。在一整天之中,我一次隻服務一位旅客。”
“在一整天裏,一次隻為一位旅客服務。”許多人在工作中把自己搞得精疲力竭,狼狽不堪,而且效率低下,很大程度上就在於沒有掌握這個簡單的工作方法:“一次隻能解決一件事。”他們總想讓自己的工作高效而簡單,而結果卻往往適得其反。
站在你應該站的位置
生活中的位置,隻有依據個人的特點做最好的選擇,才能最有效地發揮你的才華。
伊索寓言裏有這樣一個故事:
有頭驢子費盡心機終於爬上了屋頂。
在人們的圍觀中,驢子得意地手舞足蹈跳起舞來,結果把屋頂的瓦片全踩碎了。
主人從地裏幹活回來,發現了驢子在屋頂上的鬧劇後,他立刻爬上屋頂,把驢子趕了下來,並用一根粗棍子狠狠地打了它一頓。
“為什麼打我?昨天我發現猴子也是這樣跳的。你卻非常高興,好像這樣給了你許多歡樂似的。”驢子委屈地說。
“蠢貨,爬到屋頂上去跳舞,你以為你是猴子嗎?別忘了,你是一頭驢。”農夫對驢子又是一頓棒打。
驢子的悲劇是由自己造成的,因為它忘了自己正確的位置。我們人類也常犯諸如此類的錯誤,為了顯示自己,結果卻落得被人趕下台的下場。
北京一家軟件公司因為效益不好快要倒閉了。這時,一名年輕的程序設計員開發出一個新的財務軟件,投入市場後非常受用戶的歡迎,此舉立刻扭轉了公司的命運。
公司總經理高興之餘,問這位秩序設計員有什麼要求。
程序設計員說:“我不要獎金,也不要其他福利待遇,我隻想做公司的副總。”
總經理聽後,雖然對程序設計員的要求感到意外,但因為他開發的軟件使公司起死回生,所以總經理雖然覺得他的要求有點過分,但還是答應了,並讓他負責公司日常事務。
這位程序設計員走馬上任後,卻把公司的日常事務搞得亂七八糟,但他並沒有意識到自己不適合做管理人員。
一段時間後,總經理在一次會議上突然宣布,解除那位程序設計員副總經理的職務。
“為什麼?”程序設計員激動地問,“是我對公司的貢獻不大嗎?”
“不,你對公司的貢獻很大,”總經理說,“但是,你天生是做程序設計的。也就是說,你最佳的位置是在開發部門,當一名程序開發員。管理工作並不是你的專長,這樣隻會浪費你的時間和精力。”
然而,這位程序設計員卻不滿總經理對他的安排,在公司裏抱怨連連,責備總經理“忘恩負義”,抱怨屬下不服從自己的管理……
最後,總經理隻好解雇了他。雖然總經理明白他是一個難得的軟件設計人才,但當他不願從事軟件設計,他在公司裏就已經不再重要了。
人擺錯了地方就是廢料。其實很多時候,都是我們自己把自己當成了廢料亂扔,就像那位程序設計員一樣,原來的位置最適合他,但他偏要去另一個位置,結果不但發揮不出自己的特長,反而還丟了工作,這樣的結局都是他自己一手造成的。
因此,站在應該站的位置,給自己一個準確的定位,對我們來說,是一件極為重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