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把追求成功當成一種習慣(3)(2 / 3)

國王滿意地笑了:“孩子,你說得很準,其實我早就去過卡倫。”

幾個王子不解地望著國王——那為什麼還要派他們去探路?

國王一臉鄭重道:“我隻想告訴你們一句話,成功是靠自己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來的,任何的小聰明和懶惰都會使你偏離成功的方向。”

別把偶然當成必然

一次偶爾的絕妙成功,如果不懂得收斂,就一定會導致自己永遠的失敗。

一次偶爾的絕妙成功算不了什麼,暫時的喜悅之後應該是另一個階段的開始,否則就是曇花一現。很多人卻在喜悅中飄飄然,被成功淹沒。

有這麼一則童話,說的是斑馬埃裏克在一次逃避獅子的襲擊中,本能地向後一踢,恰好踢中獅子的額頭,獅子應聲倒地,一會兒工夫就命歸西天。於是斑馬群中就流傳著埃裏克是上帝派來的保護馬群的天馬。在大家的推崇之下埃裏克成了草原上斑馬的領袖,獅子們也知道它們同夥中一名驍將就命喪於它的鐵蹄之下,自然誰都不敢貿然主動前去找埃裏克的麻煩。

一年後,埃裏克在幸福安逸中發福了。龐大的體形配上油光發亮的毛皮,讓大家一眼就知道這是“馬中之尊”,加上慢悠悠的走路姿態,十足的頭領身份。

一天,一隻從外地流浪到此的獅子,見到斑馬群早已垂涎三尺。它決定用擇其弱者一口定乾坤的捕食原則。主意已定,它搜覓了一下斑馬群,見弱者不少,但不是骨瘦如柴,就是小如羔羊,實在不值得填自己的獅口。正猶豫不決時,它的眼睛突然一亮,一隻體態臃腫、油光發亮,走路勝似閑庭信步的斑馬鑽進它的視線。憑它的斷定,這匹馬雖不年邁,但絕對沒有奔跑力。想到這裏,這頭流浪獅子喜自心出,於是一縱身向那隻它看好的斑馬襲去。埃裏克也已發現這頭獅子向它襲來,除了加快速度奪路逃竄之外,還使出它曾經踢死一頭獅子的曆史經驗,抬後腿頻頻向獅子踢去,可這頭獅子狡猾地一偏頭躲過去了,並趁斑馬放慢了速度之際,一口咬斷了它的喉管。眾斑馬見它們的頭領被一頭很一般的獅子未費多大力氣地捕獲了,個個停止奔跑瞪起驚奇的眼睛。

草原上斑馬頭領埃裏克成了一頭很一般獅子的口中美味,作為低等動物的斑馬,未必能找出真正的症結所在,但作為高等動物的人來說,再找不出症結所在可能就是笑話了。作為斑馬埃裏克一蹄踢死一頭獅子是大家毋須爭辯的事實,應當算是絕妙無比的成功,但也得承認,埃裏克那次絕妙的成功是偶然所得,並非必然結果。假如埃裏克比較聰明的話,既然大家推崇自己當了領袖,就要以此為開始,苦練奔跑能力和求生技巧,而絕不能不自量力地貪圖安逸,自高自傲。

斑馬總是斑馬,經不起一丁點兒的尊貴誘惑,自己幼稚地養肥了膘,用生命早早地填飽了獅子的肚子。但斑馬埃裏克的悲慘結局可以給人類的我們豎起了很好的參考標杆。

真能耐,真本事還得靠自己在生存的過程中,不間斷地總結經驗,來不得半點虛偽和驕傲,以利夯實自己的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不然的話,一次偶爾的絕妙成功,如果不懂得收斂,就一定會導致自己永遠的失敗。

機遇總是與風險並存

想要抓住機遇,就得承擔相應的風險,沒有冒險的膽量,機遇也將與你無緣。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想要抓住機遇,就得承擔相應的風險。一位哲人曾說:“沒有冒險的膽量,機遇也將與你無緣。”事實上,誰記住了這句話,誰就有可能獲得成功,誰忘記了這句話,誰就可能與失敗為伍。

生活在傳統的商人家族,受到特殊的家庭氛圍與商業熏陶,摩根年輕時便敢想敢做,頗富商業冒險和投機精神。1857年,摩根從德哥廷根大學畢業,進入鄧肯商行工作。一次,他去古巴哈瓦那為商行采購魚蝦等海鮮歸來,途經新奧爾良碼頭時,下船在碼頭一帶兜風,突然有一位陌生白人從後麵拍了拍他的肩膀:“先生,想買咖啡嗎?我可以出半價。”

“半價?什麼咖啡?”摩根疑惑地盯著陌生人。

陌生人馬上自我介紹說:“我是一艘巴西貨船船長,為一位美國商人運來一船咖啡,可是貨到了,那位美國商人卻已破產了。這船咖啡隻好在此拋錨……先生!您如果買下,等於幫我一個大忙,我情願半價出售。但有一條,必須現金交易。”

摩根跟著巴西船長一起去看了看咖啡,成色還不錯。——想到價錢如此便宜,摩根便毫不猶豫地決定以鄧肯商行的名義買下這船咖啡,然後他興致勃勃地給鄧肯發出電報,可鄧肯的回電是:“不準擅用公司名義!立即撤銷交易!”

摩根勃然大怒,深為鄧肯如此不重視送上門的賺錢機會而痛心疾首。但鄧肯商行畢竟不是他摩根家的,他也無可奈何。無奈之下,摩根隻好求助於在倫敦的父親。吉諾斯回電同意他用自己倫敦公司的戶頭償還挪用鄧肯商行的欠款。摩根大為振奮,索性放手大幹一番,在巴西船長的引薦之下,他又買下了其他船上的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