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晦澀的民謠(2 / 2)

‘打開歌樓一重門,一重門裏不見人,隻見一對怪獸把守……孝家一副好棺材,說起棺木根古長,昆侖山上一棵樹,此樹名叫長生木木……想昔日,老君不死今何在?想昔日,八百壽命一彭祖,到頭來,骨化形銷一堆土……’

“老白啊,你怎麼突然如此有雅興?難得你小子心情好,老子就陪你唱上幾段。”鳩子似乎並不喜歡白尋唱著的曲風,而他的回音還未飄遠就聽這廝扯開嗓子吼道:“Yo,Yo,Baby,Come,On,是誰在唱歌溫暖了心窩,白雲悠悠連天依舊淚水在漂泊,在那一片蒼茫中一個人生活,看見遠方天國那璀璨的煙火……”

鳩子打了雞血的狀態讓人難免懷疑是不是桑皛剛才給他注射的興奮劑有些過量。

“唱你姥姥,你就不怕把狼招來。”鳩子唱的正起勁,一邊的桑皛直接一記頭磕愣是把對方敲的哇哇亂叫,不等鳩子安靜下來桑皛繼續說道:“他絕對不是那種會抒發內心情緒的人,而且我總覺得這曲裏的詞並不普通。”

白尋略帶沙啞的聲音雖然不大,但是那種穿透力卻讓我皮膚上冒起了雞皮疙瘩,我甚至感覺白尋現在的樣子就像是一位巫師,而他口中的咒語是在跟山裏的神仙、妖怪、還有死去的人們打招呼。

“此曲名叫《黑暗傳》,是漢族神話史詩,它流傳於神農架地區,一般是在死人時打‘喪鼓’時唱的,據說中國的《黑暗傳》是可以跟西方的《聖經》媲美。”正當我沉迷在白尋所唱的小曲中,瑾瑜突然走到了眾人之前且仰視著高高在上的白尋說道。

對方口中的《黑暗傳》我們都很陌生,可是瑾瑜隨後告訴我們她是在研究所學習時聽老所長說過《黑暗傳》,此人告訴瑾瑜這本民歌唱本從明、清時代開始流傳,它生動形象地描述了世界形成、人類起源的曆程。

“《黑暗傳》與我國現存史書記載的有關內容不盡相同,它顯得更加十分珍貴並被譽為遠古文化的活化石,老所長告訴我《黑暗傳》對於研究我國古代神話、曆史、考古、文藝、宗教、民俗等都具有重要價值,可是它具體的成曲時間卻沒有人說的出來。”唐瑾瑜說到此處回頭看著我們,良久之後她才補充了一句:“現在能完整唱出此曲的人基本已經沒有。”

瑾瑜此話的意思十分的明白,如果現在向外界宣布白尋可以完整的將《黑暗傳》唱完,那麼他一定會被請到有關部門進行協助研究這部史詩。可能是因為白尋聲音很特別,眼下所有人都席地而坐,而我則點起香煙安靜的聽著天籟之音。

此時白尋坐在高石的邊緣上,古老的曲調經他的口重新響徹天際,就在所有人享受著難得的平靜之際,葉舊突然站起身子驚呼道:“不對勁,這歌詞有問題!”

葉舊的話瞬間給精神放鬆的眾人重新擰緊了發條,回頭我便見他拖著一個本子記錄著什麼,走近後卻發現葉舊握著筆的手都有些顫抖,見狀我立刻問道:“哥,你怎麼了?我怎麼沒有聽出這個詞有什麼不妥?”

葉舊聞言將筆記本轉了過來,於是我便看到筆記上葉舊用標準的楷書寫著幾行小字:‘打開歌樓二重門,二重門裏不見人,隻見一對金雞把守,頭戴金雞,尾開寶扇,這不是金雞,是鳳凰。’

“朱雀!”我和鳩子基本是同一時間脫口而出。

鳩子沉默了片刻後神色凝重的說道:“怪不得白賢尊會讓我去探白尋的口風,想必白大當年就是因為發現了朱雀暗藏的秘密才會托人轉告白尋母女離開那裏,現在這什麼《黑暗傳》裏又提到了朱雀,這一切絕對不是巧合。”

葉舊點了點頭表示同意對方的觀點,這確實是鳩子和葉舊組隊以來第一次尿到一個壺裏,隻見鳩子重新點上了一根香煙然後對葉舊說道:“你能否聯係萬爺,讓他研究研究《黑暗傳》,說不定我們可以從中摸索出一些重要信息。”

唐瑾瑜聞言卻說:“我覺得沒有那個必要,白尋一定對這首民謠相當的了解,我們現在隻用跟著他走就可以了。”

說罷,這丫頭片子便從包裏拿出了罐裝的牛肉給大家準備早飯,借著這個空檔我拿著香煙決定先去和白尋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