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382章 孫權老鬱悶了(2 / 2)

眼下,張濟稱帝了,大漢沒了,孫權稱帝就沒人能說出反對的理由了。

當然,反對孫權稱帝的人,繼續反對了幾下,見孫權心意已定,也就不再吭聲了。

於是乎,孫權稱帝了,定都建康,國號吳,後來被稱為東吳。

孫權稱帝的消息,傳到洛陽,著實讓張濟微微意外了一下,他沒想到曆史上赫赫有名的孫權大帝竟然也沒有經得住稱帝的誘惑。

關鍵是,在這種情況之下,雙方實力懸殊這麼大,孫權還能稱帝,那就是擺明了想過一把皇帝的癮啊。

嘿嘿,張濟心中冷笑,孫權啊,孫權,朕就讓你過幾天皇帝的生活,但是,卻是不會讓你好過了的。

當即,張濟就召集群臣,準備大舉實施屯田製。

然後,張濟就在徐州南部,荊州東部,交州北部駐守大軍,日夜操練,做出一副隨時都有可能攻打東吳的架勢。

另外,張濟更是大規模發展水軍,召集天下墨門的精英,重組墨門,打造巨型戰船,一是為下一步的大海航做準備,二是準備多一路進攻東吳的手段。

而且,張濟還經常讓三方的大軍時不時地向東吳進行挑釁,做出一副要攻打的樣子。

這就是疲敵之計。

縱然是張濟大軍弄出九十九次的佯攻,隻要有一次是真正的攻打,東吳就受不了。

孫權很鬱悶,從他登基那天起,東吳的邊境就沒有消停過。

就說孫權登基那天,登基大典剛剛開始,一路路的急報就不斷傳了過來,先是徐州邊境,張濟大軍十萬那南下了。

然後,是荊州方麵,張濟分兵三路,每一路都是五萬大軍,準備攻打東吳。

還有交州方麵,也是幾萬大軍正在向東吳這邊挺近。

最後竟然連海麵上都傳來了急報,說是發現張濟的水軍,一共三十艘巨型戰船,每一艘船都是東吳最大軍艦的兩倍。

當天的登基大典,雖然舉行完了,但很不爽啊,說是人心惶惶都不過分。

接著,從孫權登基之後,四周邊界的急報,幾乎每兩三天就會傳來一次,這次是徐州,下次是荊北,再下次是交州,然後是荊南,或者海麵什麼的。

孫權心裏的那個怒啊,他明明知道張濟是故意的,這是騷擾戰術,卻又不敢放鬆警惕,不然的話,萬一佯攻成為實攻,江東就麻煩了。

這個戰術,曆史上官渡之戰還沒發生的時候,田豐也對袁紹建議過,但袁紹沒聽,悍然大軍南下。

江東的邊界城池,一個都不能丟,不然的話,一旦讓張濟有了一個據點,就可以無限擴大,慢慢將江東給蠶食了。

不能進攻,卻又要時刻小心地防守,這種被動的局麵,不但孫權鬱悶,江東的文武也很鬱悶,將士們更加鬱悶。

別說其他人了,就算是周瑜,也想不出什麼好的化解之策來。

還有就是,這個時候,孫權連投降的路都沒了。

第一,他登基了,東吳是個國家了,剛登基就投降嗎,史書會怎麼寫他?

第二,沒有任何交兵,人家張濟隻是嚇唬幾次,你孫權就投降了,這個臉他丟不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