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380章 孫權能成功嗎?(2 / 2)

以前,張濟弱小的時候,曹操聯合幾路諸侯都滅不了他。

現在,張濟強大了,十三州占據了十一州。

十一個州的實力,再加上那麼多的文臣武將,兵源充足,糧草齊備,軍械富足,他交州拿什麼去抗衡啊,不投降就是不想活了。

決定之後,士燮擔心有變故,立即就派出使者,帶著交州的人口戶冊等東西,還有士燮的長子士廞一起,北上洛陽,求見張濟去了。

士燮投降,在張濟和一眾謀士的意料之中,天下大勢到了這個程度,士燮要是再繼續抵抗,那就是自己不想活,也想讓家族滅門了。

於是,張濟就好生安撫了士廞,並讓使者帶著大量的金銀財寶回複士燮。

這麼一來,士燮就徹底放下心來,將交州的軍政大權交出,帶著家人北上洛陽,就任河南尹去了。

交州,正式回歸大漢的版圖,落入了張濟的手中。

大漢十三州,目前隻剩下江東一地了。

士燮投降的消息傳到江東之後,帶來的震動絲毫不比張濟得了西川的消息差,因為所有人都明白了,天下大勢如此,已經無可抗拒了。

曆史上,孫權之所以不投降曹操,拚死一戰,是有原因的。

第一,荊州並沒有完全落入曹操的手裏,隻不過是南陽郡和南郡落入曹操之手而已。

江夏郡,在劉琦的手中,荊南四郡基本上跟各自獨立差不多,而劉備和劉琦合兵之後呢,還有三萬之眾。

第二呢,隻要江夏沒有落入曹操的手中,孫劉聯軍就有長江天塹為倚靠。

第三,就是諸葛亮說的那些了,曹操兵馬疲憊,水土不服等等。

第四,就是當時的天下大勢啊,曹操雖然滅了呂布、張繡、袁術、袁紹等人一統北方了。但是,西涼還有馬騰和韓遂、漢中還有張魯、西川還有劉璋。

天下並沒有太穩定,曹操需要分派兵馬,防守各處,包括北方的鮮卑族。

所以啊,曹操能夠南下的大軍,並不算太多,隻有十餘萬而已。

可現在呢,第一,荊州完全落入到了張濟手中,包括南麵的交州,江東已經被三麵包圍起來了,如果不算東麵大海的情況下。

第二,江夏也被張濟占領了,江夏地處上遊,張濟原本就有強大的水軍,又得了荊州水軍,隨時都可以順流而下,長江天塹不複存在。

第三,張濟的兵馬並非是剛剛經曆了大戰,至於水土不服的問題嘛,但張濟麾下有十萬荊州軍啊,這些人是不會水土不服的。

第四,還是天下大勢。

跟曆史上曹操南下的時候不同,那個時候,還有好幾方的勢力,曹操需要分兵防備他們。

而現在大漢十三州隻有江東一地了,其餘地方皆被張濟平定,不需要留守太多的士兵,絕對是可以全力南下,縱然出兵百萬都是可以。

所以,情況的不同,造成孫權的壓力也是不同的,他除了投降一途,沒有生路。

但是,孫權的想法,前麵已經交代過了,先打贏幾戰,然後再投降,以孫尚香為聯姻手段,孫氏日後的地位就會高一些。

孫權能成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