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倫市已經完全沐浴在現代文明的光芒裏,永別了亞馬遜河傳說中的神秘和野性,多了平靜和祥和,這個應該與貝倫市的地域經濟有關。是啊,200多萬人口的城市,當然有自身的氣質。
從貝倫市區開車向北,就可以越來越接近亞馬遜河的入海口了,我一路上都在找尋一家小賣部,想買一麵刮胡子用的小鏡子。因為我想用一個象征性的儀式來宣告此次亞馬遜之旅的勝利完成,那就是在亞馬遜河的入海口,刮掉我從出發時就沒有再刮過的胡子。我之所以產生這個想法,是因為曾經看過美國朝鮮戰爭紀念博物館的一幅照片,很多韓國孩子舉著一麵破碎的鏡子,好讓一位美軍士兵好好刮胡子,不要割傷自己。看了這個畫麵,我覺得很親切,能體會到他們內心的寧靜。我選擇在亞馬遜河盡頭刮胡子,也是想表達我的心情,一種完成使命後平靜的心情。
我花了兩塊錢在路邊小賣部買了一麵小鏡子,我們的車子繼續沿著河岸公路,向著大西洋方向前行。司機告訴我,目前我們行駛在一個小島上,這個小島是由大西洋泥沙衝積而成的。當我看到大浪拍打岸邊時,我知道我離大西洋不遠了,河岸邊是不會有如此巨浪的,足有5米那麼高,尤其是浪花有規律地一波波漲落,完全就是海浪的特征了。從市區開到海邊約有80公裏,都是不平坦的小路,但很快也就到了大西洋的身邊。
我站在岸邊,眺望著無邊無際的大洋,心裏發出了一陣狂喊:我到了,我來了,我結束亞馬遜河之旅了。我顧不得脫鞋,就穿著大靴子涉水走到了海邊。一群孩子在海水裏遊泳,在巨浪中嬉戲,一艘小船像是在風浪中捕魚,海上停泊的一艘巨輪依稀可辨。它正在等待進入亞馬遜河,一波波海潮濺起的浪花打濕了我的靴子,也打濕了我的全身。我已經顧不得渾身濕透,隻顧往海裏走,走到深處,再回頭拍攝這些拍岸而起的巨大浪花。
我拿出事先準備好的肥皂和手動刮胡刀,拿著剛才買的小鏡子,走到大海中。對著小鏡子,一刀一刀、慢條斯理地刮胡子。刮胡子的環境有點兒艱苦,但是我的心裏除了旅行的苦,除了不遠萬裏從安第斯山脈的源頭一直追溯到亞馬遜河盡頭的苦,除了用這段漫漫時光體驗一條偉大河流而遭受的身心上的苦,剩下的就全是幸福和甜蜜了。我從來沒有想過,在我的一生中,我可以在亞馬遜河的盡頭刮胡子,從來沒有想過這趟旅行可以如此完美。刮胡子的過程,是我一生中永遠難忘的一次內心回味的過程。我刮完胡子,連衣服也沒脫,就一頭紮進了水中,遊向了大海深處,我的心裏充滿了感慨,充滿了人生的希望,充滿了人生的酸甜苦辣,充滿了對生活的眷念,充滿了對妻子長久以來默默支持我環遊世界的感謝,讓我這個有家庭的普通人像流浪漢一樣,背著旅行包抵達了一個又一個的旅行目的地。
我上岸後,馬上拿出筆記本寫下一首詩,抒發內心的情懷。我把這段文字寫在了電視宣傳片的字幕中,永遠伴隨著我的人生回憶,繼續我生活的道路。
旅行實在太苦了
已經數不清多少次
在艱苦旅途中決定不再出發
又多少次
回到家中捧著美麗的回憶
再踏上新的旅程
一年又一年
心酸著又快樂著
那心中不滅的夢想
和旅行的溫暖回憶
是我繼續走在路上的真正意義
這是生活的一種痛
這是心中的一個夢
每個人心中可能都有一個亞馬遜的夢
貝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