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已經五十多歲了。她曾對我說:一個人到了這個年紀,雖然有時也感慨年華流去,青春不再,但一個人也隻有在這個年紀,他才能真正明白在這一生中他曾經做了些什麼,並且知道他該繼續做些什麼!在這些話中,我忽然覺得我已經明白了許多。
讀完媽媽的信,我覺得昔日籠罩在心頭的愁雲竟已一掃而空,心胸變得如此坦蕩和開闊,微笑著,我眺望遠方,我仿佛看到,那迎風飄揚的團旗下,有他,有你,有我,還有我的媽媽。
示範3姐姐的來信
三年前,我的姐姐去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攻讀博士學位。每隔一個月,她總是給我來一封信。不久前,我又收到了她的來信。
姐姐在信中說:
小妹,或許這是我回國之前給你寫的最後一封信了。在異國寒冷的初春,我是多麼思戀從南方故鄉吹來的融融親情。我就要回來了。
一個星期前,我的一篇論文在全美電腦論文報告會上得到了專家的關注。報告會後,IBM公司要聘我去工作。小妹,這可是世界上第一流的大企業呀,而且公司許諾給我的年薪是10萬美金。以後,3M公司、愛普生電腦公司,也想聘用我。然而,我婉言謝絕了。因為我是肩負使命來求學的。學成之後,我當然要回去報效祖國。想想三年前那個單薄稚嫩的我,今天終於可以抬頭挺胸於同行之中,內心是多麼激動!
小妹,在美國,當我看到微電腦走進人們生產、生活的各個領域,發揮著無可估量的作用時,我不由得想到祖國黃土地上那機聲轟轟的廠房,不由得想到那一台台陳舊的機床。就是這些性能落後的機床,卻在艱難地支撐著中國現代工業。在美國,當我看到電腦正以10年一代的速度迅猛更新,以大腦作為標準模型的第六代電腦已嶄露頭角時,我不由得想到我們的企業中那些用巨額外彙引進的微機,都因無人會操縱而成為一堆擺設。今天,我終於可以無愧地回來,用我的雙手為貧窮的母親臉上抹去深深的皺紋。
小妹,你在信中提到,近來讀書沒有了拚勁,甚至有時候感到渾渾噩噩,學而無味。這就是你的不對了。姐姐在美國呆了三年,走在異國他鄉的人群之中,都沒有被藍眼睛、高鼻子的洋人淹沒的感覺,而是更深刻地感受到了一個黃皮膚、黑頭發的中國人為自己民族所肩負的使命。
小妹,希望你不要沉溺在自己的影子裏妄自菲薄,你應該意識到自己肩上的擔子。你是重要的,你要有“使命感”。
合上姐姐的信,姐姐的句句話都在我的耳邊回蕩。在這個世界上,姐姐不僅是我最親的親人,而且還是我崇拜的偶像。
是啊,姐姐,在我散漫、猶疑的生活裏,缺少的不正是“使命感”這個精神支柱?
姐姐,多少年來,我總以為,隻有那些頂天立地、轟轟烈烈的偉人,才背負著使命,他們才需要有使命感。多少年來,我總以為,自己不過是大海中的一滴水,不過是大森林中的一株小草,不過是浩瀚宇宙中的一顆小星星……我個人是不重要的,我需要有使命感?
姐姐,我醒悟了。正像你說的,我也是背負著使命的,我是重要的。
我為什麼不重要呢?在這個宇宙裏,陽光有我一份,雨露有我一份,朝霞有我一份,狂風暴雨也有我的一份。
我為什麼不重要呢?我是全國幾百萬大學生中的一員,祖國科技事業的騰飛,有我的責任;弘揚五千年文明史的精華,有我的責任;向世界展現瑰麗,重新塑造炎黃子孫的形象也有我的責任。
我為什麼不重要呢?我在我的生活舞台上,扮演著屬於我的這個角色。我和全國的十多億勤勞的人民,一道把生活的話劇演得有聲有色。假如缺少了我,這個話劇的許多地方就要修改。
我為什麼不重要呢?我有權利指點江山,我有權利評判曆史,我有權利創造未來,我也有權利愛與被愛,我有權利生兒育女,使自己成為孩子的母親……我注定要承前啟後,成為共和國的一長串後人的先祖,或許我不能成為一個偉人,然而,我的子孫後代肯定會有驚天動地的人物,肯定會有共和國的英雄!
讀完姐姐的信,我漫步在學校的大操場。在星空下,望著滿天的繁星,頃刻間,我覺得心胸是如此的博大,視野是如此的遼闊,我的目光也變得更為坦然、純潔。我猛然醒悟了:我是一顆渺小的星星,然而,我也可能成為一顆耀眼的星星,作為一顆耀眼的星星,我一定能給宇宙增添一份亮光。
示範4人和孤獨感
同學們,朋友們:
大家都用不著回避,在座的各位或多或少都有某種孤獨感。當然,每個人所體驗到的孤獨感在性質上、在時間的長短上,以及深度和廣度上,都是很不相同的。什麼樣的人體驗到什麼樣的孤獨,這恰如什麼樣的人會投下什麼樣的影子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