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口語表達技巧(7)(2 / 3)

3.嘲諷

嘲諷也在諷刺之列,但它有別於譏諷,是“輕量級”的諷刺,它的特點是暗含嘲笑而表麵裝成嚴肅的樣子。在藝術中,嘲諷是作者用來含蓄地嘲笑和譴責人的缺陷的一種藝術手法,它可以是溫和的,也可以是憤怒的,但更明顯的特點是挖苦。

嘲諷與幽默有著較為密切的聯係,主要在於“隻有那種滿懷幽默感的人,能意識到其中包藏著嘲笑的意思和潛台詞的人,才能夠理解和評價嘲諷的現實意義”。嘲諷與幽默有著明顯的區別。幽默不會譴責人到憤怒的程度,幽默是在事物中看出不一貫的,依賴想像來幫忙而巧妙地表現出來,是要喚醒與指導你的愛心。

4.滑稽

司馬遷在《太史公自序》裏說:“上下無所凝滯,人莫之害,以道之用”。這是說滑稽主要是用諷喻來勸諫,不得罪人,而說的話又合乎正道,可以解除糾紛。這可以說是對“滑稽”最古老的見解了。現在的“滑稽”與原來已有許多變化。據辭典注釋,它引起歡樂的情緒,引人發笑。“滑稽的事物是某種錯誤或醜陋,不致引起痛苦的傷害,現成的例子如滑稽麵具,它又醜又怪,但不使人感到痛苦”。有人在行路時沒大留意,踩到一塊西瓜皮上,摔了一跤,並沒有傷著皮肉。有一個退伍的老兵充當堂倌,旁人故意向他喊“立正”,他就慌忙垂下雙手,把捧的杯盤全部落在地上打碎了。這些細微的不幸是滑稽。嚴格地說,滑稽的東西不是美的東西,而是一種與崇高相對照的、近似於醜又不等於醜的東西。“醜乃是滑稽的根源和本質。隻有當醜力求自炫為美的時候,那個時候的醜才變成了滑稽”。滑稽存在的基礎在於:客觀事物中往往嚴肅的東西同不嚴肅的東西、荒唐的東西配合在一起。當突出刻畫出這不嚴肅和這荒唐的東西時,就顯露出滑稽來。滑稽隻有使我們容易地感受各種分明的現象的時候,才能成為美好的東西。

上麵所說的滑稽是指本質是醜、又不簡單地等於醜。但滑稽又不僅此一種。如果把上麵這種滑稽稱之為“否定性滑稽”的話,那麼,還有一種就可稱之為“肯定性滑稽”。作者在表現這種滑稽的時候,是持肯定態度的。比如,京劇《徐九經升官記》中的那個徐九經,他為鏟除邪惡、伸張正義,不惜觸犯皇親國戚,掛官而去,是個比較滑稽的人物,但恰恰是在這滑稽可笑的外表下,透露出徐九經的正直、睿智和幽默。作者在寫其機智、滑稽時都持肯定態度,這就具備了與崇高在形式上相對照、在本質上相一致的特征。如果說否定性滑稽諷刺含量較重,那麼,肯定性滑稽則多於幽默,雖然它們都能引起笑,但前者是對所笑對象的否定的嘲諷,後者則是肯定的讚揚,肯定性滑稽具備了幽默較為深厚的條件。

滑稽表現的深淺程度是不相同的,最淺的是使人感到有趣,繼而是快樂,再就是意外了,最深的是荒唐。事實上,滑稽的東西首先和主要的是通過幽默的體裁顯露出來。日本人曾譯“幽默”為“有情滑稽”,從這兒也可看出“幽默”與滑稽之間的關係是十分密切的。假如是單純的滑稽,那是對幽默一點原理的技巧進行充分的“發酵”,使之膨脹到不能再膨脹的程度,以逗笑為目的,隻要達到這個目的,是不擇手段的。這種笑除了使我們感到“肚痛”而外,恐怕什麼也沒有了,老舍把這種作品劃為最下級的幽默。

確實,幽默會引人發笑,但引人發笑不是幽默的目的,目的在於使你笑過之後得到深刻的哲理和啟迪。幽默的作品具有這種“笑的哲人”的態度,人們可以從由幽默而產生的笑裏發現嚴肅、高尚、美好、善良以及崇高的印跡,正如莎士比亞所說:“幽默和風趣是智慧的閃現。”

通過上麵的比較論述,也許使我們比較清楚地認識幽默了。幽默與它們雖然有著區別,但又有著密切的聯係。縱觀任何一部作品,任何一部講演,即使它們標記著“幽默小說”、“幽默戲曲”、“幽默××”,也許它們都利用了上述的各種表現方法和情調,很難純粹。“在巨大的藝術畫卷中,幽默單獨出現是比較少的,這種作品的特色是千差萬別的喜劇性色彩交相輝映”。幽默在喜劇藝術中才得到充分的、集中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