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防範自吹和拍馬逢迎的人(1 / 3)

自吹自擂和拍馬逢迎如果隻是“自娛自樂”也無關大礙,但如果是為了達到某種個人的目的,那你就不能不防了。心不設防的人遇人遇事人家一吹就信,一拍就暈,最後隻有吃虧上當的份兒。而一旦拉起一條防人自保的底線,就不會被這些小把戲傷到自己了。

1.大力捧人者往往有自己的野心

有的人捧人不過是遇景生“情”,有的人是死吹濫捧。這些人的捧術都不精,捧功都不算高。還有一種人則不同,他可以在捧字上下足功夫,小處、細處、奇處、險處,總之,隻要能讓人家高興,他什麼都能想到了。被捧的人既已被抬到雲裏霧裏,即使知道他在吹捧,也樂得享用。清末有名的大太監李蓮英靠的就是膽大心細的吹捧術把人捧圓了,也把自己捧鼓了。

慈禧在權力鬥爭中殺人不眨眼,卻偏喜歡拿一副積德的樣子給人看看。特別是60大壽之際,更要做出一番“功德”來,好讓天下世人都知她慈禧有好生之德。李蓮英見拍馬的機會又到了,就絞盡腦汁地想出並試驗出一些絕招來奉承慈禧。

60大壽這一天,慈禧按預先安排好的計劃,在頤和園的佛香閣下放生。一籠籠的鳥擺在那裏,慈禧親自抽開鳥籠門,鳥兒自由飛出,騰空而去。李蓮英讓小太監搬出最後一批鳥籠,慈禧抽開籠門,鳥兒紛紛飛出,但這些鳥兒在空中盤旋了一陣,又吱吱喳喳地飛回籠中來了。慈禧又驚奇又納悶,還有幾分高興,便問李蓮英說:“小李子,這些鳥怎麼不走哇?”李蓮英跪下叩頭道:“奴才回老佛爺的話,這是老佛爺德威天地,澤及禽獸,鳥兒才不願飛走。這是祥瑞之兆,老佛爺一定萬壽無疆!”

一般說來,李蓮英這個馬屁可謂拍得極有水平,但這次卻拍馬屁拍到馬腚上,慈禧太後雖覺拍得舒服,但又怕別人笑話她昏昧,為了要顯示一下“英明”,於是怒斥李蓮英道:“好大膽的奴才,竟敢拿馴熟了的鳥兒來騙我!”

李蓮英並不慌張,他不慌不忙地躬腰稟道:“奴才怎敢欺騙老佛爺,這實在是老佛爺德威天地所致。如果我欺騙了老佛爺,就請老佛爺按欺君之罪辦我。不過,在老佛爺降罪之前,請先答應我一個請求。”

在場的人一聽,李蓮英竟敢討價還價,嚇得臉都白了,哪個還敢吱聲。大家知道,慈禧雖號為老佛爺,實在是一個殺人不眨眼的劊子手,許多因服侍不周或出言犯忌的都被她處死,哪個敢像李蓮英這樣大膽。慈禧聽了這話,立刻鐵青著臉,說:“你這奴才還有什麼請求?”

李蓮英說:“天下隻有馴熟的鳥兒,沒聽說有馴熟的魚兒。如果老佛爺不信自己德威天地,澤及魚鳥禽獸,就請把湖畔的百桶鯉魚放入湖中,以測天心佛意,我想,魚兒也必定不肯遊走。如果我錯了,請老佛爺一並治罪。”

慈禧也有些疑惑,便來到湖邊,下令把鯉魚倒入昆明湖。真也奇了,那些鯉魚遊了一圈之後,竟又紛紛遊回岸邊,排成一溜兒,遠遠望去,仿佛朝拜一般。這下子,不僅眾人驚呆了,連慈禧也有些迷惑。她知道這肯定是李蓮英糊弄自己,但至於用了什麼法子,她一時也猜不透。

李蓮英見火候已到,哪能錯過時機,便跪在慈禧麵前說:“老佛爺真是德配天地,如此看來,天心佛意都是一樣的,由不得老佛爺謙辭了。這鳥兒不飛去,魚兒不遊走,那是有目共睹的,哪是奴才敢蒙騙老佛爺,今天這賞,奴才是討定了。”

李蓮英說完,立刻口呼萬歲,拜起來,隨行的太監、宮女、大臣,哪個不來湊趣,一齊跪倒,真乃人、魚、鳥共賀。事情到了這份上,慈禧太後哪裏還能發怒,她滿心歡喜地把脖子上掛的撚珠賞給了李蓮英。

據後人回憶說,李蓮英先把魚蟲放在紗籠裏,固定在岸邊,魚蟲慢慢地從紗籠裏鑽出來,便在岸邊布滿了一溜兒,鯉魚要吃魚蟲,當然就會遊到岸邊來了。

像李蓮英這樣的人可怕之處在於他能出新出奇,能製造“捧機”。這樣的人極易獲得比別人多得多的機會,而他一旦擁有了這些機會,他會用來幹正事嗎?跟這樣的人交往,無論他對你如何甜言蜜語,千萬別把他當朋友,因為他捧的目的絕不在情上而是在利上。

2.警惕以蒙和騙開路的吹捧者

有人說,善吹捧的人一般也都善蒙騙,這話不假。但吹捧和蒙騙術所使用的環境並不完全相同。

和王申靠吹捧起家並且一輩子都沒停止過吹捧,但在他功成名就之後蒙騙的手段就使得越來越多了。與和王申是個吹捧的高手不同,南宋大奸臣賈似道更擅長欺騙。

宋理宗過世後,度宗即位。度宗本是理宗的皇侄,因過繼為子而即位,時年25歲。度宗上台之後,曾一度親理政事,限製大奸臣賈似道的權力,顯得幹練有為,確實幹了幾件好事,朝野上下為之一振,覺得度宗給他們帶來了希望。賈似道的權力受到了極大的限製,有人上書彈劾賈似道。賈似道看到,如果這樣下去,自己將會有滅頂之災。

於是,賈似道精心設計了一個巨大的陰謀。

他先棄官隱居,然後讓自己的親信呂文德從湖北抗蒙前線假傳邊報,說是忽必烈親率大兵來襲,看樣子勢不可擋,有直取南宋都城臨安之勢。度宗正欲改革弊政,勵精圖治,沒想到當頭來了這麼一棒。他立刻召集眾臣,商量出兵抗擊蒙軍之事。宋度宗萬萬沒有想到,滿朝文武竟沒有一人能提出一言半語的禦兵之策,更不用說為國家慷慨赴任,領兵出征了。

這一切,使得度宗心驚肉跳,他不得不想起朝廷中惟一的一位能抗擊蒙軍的,創出了“鄂州大捷”的英雄賈似道。他深深地歎了口氣,在無可奈何之下,隻好以皇太後的麵子,請求賈似道出山。謝太後寫了手諭,派人恭恭敬敬地送給賈似道。這麼一來,賈似道放心了。他可得拿足了架子再說,先是搪塞不出,繼而又要度宗大封其官。度宗無奈,隻好給他節度使的榮譽,尊為太師,加封他為魏國公。這樣,賈似道才懶洋洋地出來“為國視事”。

賈似道知道警報是他令人假傳的,當然也要做出慷慨赴任、萬死不辭甚至胸有成竹的樣子。於是他向度宗要了節鉞儀仗,即日出征,這真令度宗感激涕零,也令百官惶愧無地。天子的節鉞儀仗一旦出去,就不能返回,除非所奉使命有了結果,這代表了皇帝的尊嚴。賈似道出征這一天,臨安城人山人海,都來看熱鬧。賈似道為了顯示威風,居然借口當日不利於出征,令節鉞儀仗返回。這真是大長了賈似道的威風,大滅了度宗的誌氣。等賈似道到“前線”逛了一圈,無事而回,度宗和朝臣見是一場虛驚,額手慶幸尚且不及,哪裏還顧得上追查是謊報不是實報呢。

賈似道“出征”回來後,度宗便把大權交給了他,賈似道還故作姿態,再三辭讓,屢加試探要挾,後見度宗和謝太後出於真心,他才留在朝中。這時,滿朝文武大臣也爭相趨奉,把他比做是輔佐成王的周公。通過這場考驗,年輕的度宗對朝臣完全失去了信心,他至此才理解為什麼理宗要委政於賈似道。原來滿朝文武竟無一人可用,賈似道雖然奸佞,但在困難當頭之際,隻有他還“忠勇當前”,敢於“挺身而出”。度宗哪裏知道,滿朝文武懦弱是真,賈似道忠勇卻是假。度宗被瞞,不知不覺地墜入了賈似道的奸計之中。從此,度宗失去了治理朝政的信心和熱情,把大權往賈似道那裏一推,縱情享樂去了。

賈似道再一次“肅清”朝堂,他在極短的時間內,把朝廷上下全換成了自己的親信,甚至連守門的小吏也要查詢一遍,這樣,趙宋王朝實際上變成了賈氏的天下。

其實細一思量,蒙古大軍當前,即使你能大權獨握,又能偏安幾時?但賈似道之流偏偏不這樣想,他有極聰明處,可把所有的聰明都用在了蒙上瞞下上麵了,這是他的小聰明大愚蠢之處,也正是他的可怕之處。度宗對此毫無警惕,受騙上當也算自作自受。

3.注意防範捧人者的下三濫功夫

善吹捧的人知道,於正事上無所作為的人你就不能在正事上吹捧他,同時,在正事上不行的人吃喝玩樂等下三濫功夫肯定有一套。於是他就抓玩樂這一點不放大作文章,明著吹捧暗裏迎合,隻要把人哄高興他什麼招都使,反正不管別人怎麼樣我自己的目的達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