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永遠不變的人生旋律(1)(1 / 3)

——人際關係

什麼是人際關係

社會是一個大舞台,時時刻刻都在上演著不同的劇目。曆史就在這持續的演出中形成、固定。當我們回首曆史時,我們驚歎於博雅之士的寬闊胸襟和偉大業績,感慨於懷才不遇的悲涼和滄桑,厭惡於奸詐小人的兩麵三刀。這種種不同的人物畫麵是如何形成的,什麼力量促使他們扮演各自不同的角色?當然,他們本人的思想和意誌起著重要的作用,思想和意誌決定著他們的行動,但他們所處的人際關係也對角色的形成和固定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

其實,我們每個人每天都在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在家裏,有父子關係,母子關係,在學校有師生關係,同學關係,在商店買東西時有服務關係,去別人家做客時有主客關係等等。總之,每個人都生活在各種人際關係之中,每天都要處理各種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許有人會問,你說每天都要處理無數人際關係,可是我怎麼卻沒有覺察到。實際上,我們絕大部分在處理人際關係時隻依著潛在的意識,而無需多加思考,比如,每天回家時見到父母,你不必思考要麵對和處理父子或母子關係了,但你確實在憑直覺處理這種關係。你雖然沒有感覺到人際關係的存在,但它的的確確存在著,而且這些人際關係將決定你的未來是五彩繽紛還是單調無味,學習一點人際關係,掌握人際關係的竅門,將使你手中握有一把銳利的寶劍,將來能夠快意人生。

關於人際關係已經說了不少,那麼什麼是人際關係呢?“際”詞典是解釋為“交界或靠邊的地方,彼此之間”的意識,如:天際、國際、秋冬之際等等。所謂人際關係,就是指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關係,即你、我、他之間的交往關係,從表麵看來,人際關係似乎是一個很簡單的命題,事實並非如此。“熟視無睹”這個成語,真實地說明“熟視”的東西未必“熟知”

,表麵看很簡單的事情其內部未必簡單,人際關係就是這樣,表麵上看它似乎是區區小事,但其本身卻是一個複雜的係統,其中有很多未解之謎。

著名心理學家朱智賢教授將人際關係這樣釋義:“人際關係是社會關係的一個側麵,其外延很廣,它包括朋友關係、夫妻關係、親子關係、同學關係、師生關係、同誌關係等,它受生產關係的決定和政治關係的製約,是社會關係中較低層次的關係;同時,它又滲透在社會關係的各方麵之中,是社會關係的橫斷麵,因而又反過來影響社會關係。”人際關係作為社會關係的“橫斷麵”包括三個成分——人際認知、人際情感和人際行為。人際認知,反映個體對人際關係狀況的了解,是人際知覺的結果,是隱性條件;人際情感,是關係雙方在情感上滿意的程度和親疏關係,是人際關係的基礎;人際行為,是雙方實際交往的外在表現和結果。人際認知、人際情感、人際行為三位一體,有機地互為辯證,任何割裂都將導致理論上的荒蕪和實際上的偏頗。

人際關係分類

任何事物的分類都需要首先確定一個標準,不同的標準會產生不同的分類結果。比如,人按性別分為男人、女人,按年齡分為老人、中年人和少年人。物按是否占據一定空間和是否具有一定形狀分為有體物和無體物,按是否具有交換價值分為商品和非商品,人際關係分類也同樣需要首先確定一個標準。

人,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人際關係也是多維的,根據所選角度的不同,人際關係可以有不同的分類。根據曆史唯物主義,可以把人際關係分為經濟關係、政治關係、法律關係和倫理關係,根據職務和地位可以把人際關係分為上下關係、幹群關係等等。社會心理學的交往媒介為指標,將人際關係分為四類——血緣人際關係、地緣人際關係、趣緣人際關係和業緣人際關係。

一、血緣人際關係

血緣人際關係是因血緣聯係和姻親聯係而結成的人際關係,血緣人際關係可以說是人際第一關係。一個嬰兒自呱呱落地時起,就產生了父(母)子、父(母)女、兄弟姐妹、祖外孫等等血緣人際關係。血緣人際關係也是影響一個人最深入、最長久的關係,很多研究表明一個人將來的努力、將來的處世能力都和他所受的家庭教育和家庭關係密切相關。古人雲:“不能理家,勿望治國。”“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為?”所以古人認為治家是治國的基礎,而所謂治家,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處理好家庭關係。

血緣人際關係具有如下特點:首先,血緣關係是血親加情感的關係。俗語道“一日夫妻百日恩”,“骨肉兄弟情同手足”等等都是描述這一特點的。其次,血緣人際關係是最早最長久的人際關係。血緣人際關係與人類共有之,自從產生人類,無論是氏族部落時代,還是現代工業化社會,血緣人際關係始終伴隨人類,是影響人類至深的關係。最後,血緣人際關係是先天賦予的。血緣人際關係不像朋友關係、鄰居關係那樣可以自由加以選擇,它是生而固定的,一旦出生,血緣人際關係也就相對固定下來,小孩一學會說話時,就要喊媽媽、爸爸、爺爺、奶奶、哥哥、姐姐等,這些都不是個人選擇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