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這位企業家每個星期都會和朋友一起去打高爾夫、爬山,大家都說他的心態越來越年輕了。
曾經有專門的醫療機構調查結果顯示:我們有時會經常性的精神緊張,主要原因是,我們缺乏一種自身的定力,對放鬆身心還沒有形成一個好的習慣,所以,就習慣性地將注意力放在“下一步我應該做什麼事情”的問題上。
在現代職場上,特別是一些白領,他們好像真的沒有休息的時間,一直繃在工作的緊張情緒中,就算是下了班,在家裏也不是陪家人喝茶、聊天,而是立即打開電視看新聞,或者通電話聯係第二日的業務……好像一分鍾浪費了過去,他們的生命即刻就會停止一樣。
在我們感到活得很累的時候,就不妨真的試著給自己鬆鬆綁,隻有這樣,我們才能從中得到解脫,讓生活快樂和充實起來。比如,下班回家後,與愛人坐在一起,看看電視,聊聊家常;在周六日的時候,邀請上幾位好閨密,一起去商場購物、去健身館健身……總而言之,在忙碌之中,一定要讓自己的神經鬆弛一下,不要活得太累。
實際上,有兩種放鬆身心的方法,一種是逐步放鬆,另一種是時緊時鬆,我們都可以嚐試一下。
其中,前者的具體練習方法是:自己找一個舒適的地方躺下來,練習深呼吸,有意識地將新鮮的空氣吸進體內,然後,深深地吐出去,以舒緩緊張的身心。接下來,將自己的精力集中在身上的每一個部位,從腳趾依次到頭頂。在進行部位關注的同時,一定要做到完全放鬆,直到該部位的肌肉徹底放鬆為止。然後,再做一次,方向正好相反,是從頭頂到腳趾。
後者的具體練習方法是:讓自己在一個安靜的地方獨處半個小時,然後播放輕音樂,空氣裏也可以加一點香氣。讓自己坐在一把舒服的椅子裏,或者坐在地上,或者坐在床上,然後,自己開始放鬆身上的每一組肌肉,從腳開始做起。接下來,呼氣,與此同時,逐步地繃緊、放鬆雙腳,“放鬆——繃緊——放鬆”的動作共重複3次。然後是小腿、大腿、腹部、臀部、胸部、雙胳膊、雙手、脖子、雙肩、麵部、頭部,在每一個部位都做完以後,開始體會放鬆之後的那種感覺,並且,將這種感覺記在心裏。
總而言之,我們在忙碌之中,一定要學會放鬆自己的身心,這樣才不至於讓自己活得太累,從而擁有快樂而又精彩的人生。
010 放下,刹那花開
有一位剛出家的佛門弟子,平時十分刻苦,終日打坐,想成為禪僧。
他的師父發現後,便問道:“你為何要終日打坐?”
弟子答道:“我要成為禪僧。”
師父聽罷,微微一笑,說:“你打坐的目的就是為了成為禪僧嗎?”
弟子回答:“是的。您不是經常教導我們說,打坐可以守住最容易迷失的心,可以以清淨之心來看待周圍的一切事情,終將可以成為禪僧嗎?”
師父說:“你錯了,你心中帶有欲望去打坐,如何以清淨之心來看待周圍的一切事物呢?你這樣打坐隻是在折騰自己的身體,根本沒有達到打坐的目的,何以成為禪僧?”
弟子越聽越糊塗,迷惑地望著師父。師父接著說道:“要成為禪師並不是讓你整天像木頭一樣地坐著,而是心情要達到一種極度的寧靜狀態。你這樣帶著目的去參禪打坐,內心隻會散亂,我們的心靈本來就是清淨安寧的,你受到了外界的這些物象的迷惑與困擾,便會如同明鏡上麵蒙上了灰塵,最終不僅不能成為禪僧,而且還會在不知不覺中愚昧地迷失自己。”
弟子頓悟地說:“我明白了,當我放下成為禪僧的執念時,反而能專心打坐,這樣對我成為禪僧才是更有幫助的。”
如果我們一心想著自己要成就什麼,天天想它,時時想它,口頭和行動上也總是離不開念叨它,那麼最後的結果往往會令我們大失所望。相反,如果我們將成就的念頭徹底放下,反而會如探囊取物一般實現自己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