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竹子哥也,不愧是做過和尚的!”
就見關下火頭竄起十幾丈多高,將打進關牆上的箭樁也一並點燃,原來倒下的熱油已經將適才澆下的生油點燃,這些生油本已淋在那些草包之上,立時紅蓮徐徐綻開,將幾百遼兵士卒裹於熊熊大火之中,嗆鼻的惡臭漸漸撥散在熱騰騰的空氣之中,這些草包本是遼軍所放,現在卻成了助燃物葬送了他們自己的性命,正是因果循環。火勢一起,濃煙一下子變得稀薄起來,穆隆現在可以清楚看到關下的慘相,無數黑焦的屍體已被燒的收縮變形,各個死狀恐怖。尚有幾個被火焰烤灼卻還未死透的遼兵士卒倒在地上相抱痛哭,穆隆心中不忍,回頭不看,這時玄渡等少林眾僧也開始一起誦經。
(話外音:用生油燃火用於軍事作戰,據說最早源於地中海邊的古國拜占廷,故又稱拜占廷神火,其實就是瀝青或原油)
玄鳴哇的一口吐出一灘鮮血,象是被什麼巨力打個正著,空中無數石彈飛來,遼兵則隔著數百十步外,用投石機投擲石彈,一時天女散花,如下冰雹,關城上許多來不及反應的英豪當場就被飛石砸的腦漿迸裂,穆隆親眼看到剛才那個小軍官竟被石彈穿胸而過,倒斃當場。
“快快躲避,快快躲避”
城頭人群四散,紛紛尋找“掩體”趁著關上群雄混亂之機,遼軍再次鼓噪而進,隆隆的似有重物碾壓聲傳來,穆隆用銅盾遮頭,伸首去看,百米之外,遼軍本陣中移出一種巨型大車,共十二輛。
“玄武十五,二百一十,蒺藜火逑,觸發”
奇怪?就見段譽在石雨中左右飄逸,跑過了穆隆躲避的地方,向二城奔去。
“玄武十五,二百一十,蒺藜火逑,觸發”
段譽進到二城之後,好象又說了一遍這種奇怪的話,突然有三個什麼玩意兒從二城牆後拋了出來,直向遼軍強大的攻城大隊飛了過去,穆隆一呆忽而一喜,“石彈!”,原來我方也有拋石機,怎麼不早點用?還藏在二城裏?段譽卻還跑去傳令,放在城頭豈不省事?
說實在的,穆隆真夠外行的,曆來守城一方,哪有把拋石機擱在顯眼處的,更加不會放置於城頭之上了,這麼寶貴的重火力,如此暴露目標,豈不成為敵軍的活靶子?拋石機即古時候的炮,與歐洲國家不同,中土一帶的拋石機前臂不是已固定的重物作為負重勢體,而是上牽長線,用人力牽拉,拋出後臂上的拋射物,所以它的射程是可隨牽拉人員的多少而變動。正是由於這種利用杠杆帶動用於拋射物體的特性,所以它的彈道彎曲成拋物線形式,置於內城之下正好發揮其真正的威力!
“轟隆隆,咣當”
出人意料,其實隻是出穆隆意料,宋軍的“石彈”發生了爆炸,原來並非什麼“石彈”而是宋軍的一種火炮彈/“蒺藜火逑”,“蒺藜火逑”立時在遼軍幾輛巨型大車周圍炸開,叮叮當當,鐵釘隨片亂飛,並擴散開一團黃色煙層,遼軍軍陣中瞬時倒了一大片。看來這種黃色的煙霧還是有毒的。(化學武器?)
(話外音:別看宋軍的戰鬥力不強,但就論使用火器的而言,宋軍遠遠領先於當時世界各國,且這種領先的火器,受到宋朝內部的嚴格控製,在中央政府直接的控製下發展,所以除了宋人,這時的遼國尚不掌握這項尖端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