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15.已入偏門(1 / 2)

“天龍寺外,菩提樹下,化學邋遢,觀音長發”刀白鳳念出了那首包含傷心往事的詩,段延慶忽有所感,突然出手打倒慕容複奪過了段譽,這一下梟落鵲起,在場眾人也為之大驚,慕容複更是事出突然毫無預兆,一時手足無措,慕容複實在不知穆隆到底用了什麼手段,竟然將段延慶爭取了過去,對他倒戈相向,衝過來去刺穆隆,穆隆揮手來擋,雖然手上沒有內勁,但招式還是打得了的,穆隆想以“九陰神抓”的迅弛來對付慕容複,因為沒有內力,隻能劃破他的外衣,沒有辦法抓出洞來,而且這套“九陰神抓”不知為何,卻也快不起來,原來這手“九陰神抓”,雖為“九陰真經”中記載的外家武功,其實仍舊要以內功作為根基,不然也就練成了如“黑風雙煞”和周芷若那樣的邪派路數“九陰白骨爪”了。“九陰神抓”和“九陰白骨爪”雖屬同源卻是一正一邪,走的是兩種截然不同的路數,穆隆一直沿襲的是黃裳所授的正確法門,這也正是穆隆在少林之時將這套“九陰神抓”武功用將出來,而身上卻不帶絲毫邪氣的道理,穆隆不明白這個原由,隻感到越打越慢,勁道也極不順手,不禁著急。慕容複現在知道段延慶先前的估計是正確的,隻恨自己下手太晚,導致“複國計劃”再次失敗,不但與家臣決裂,還因為作出無恥勾當而身敗名裂,劍勢轉快刺中穆隆數劍,穆隆胸口也被慕容複打了一掌,立刻口中一甜,噴出血來,慕容複見勢又一劍攻向他的胸口,穆隆轉手劃圈將劍勢轉走,動作卻軟綿無力,慕容複心下歡喜,知道穆隆已受重創,接著再刺,穆隆仍就舒手倒卷,如封似閉,再次卸轉劍鋒,動作卻比之剛才又慢了許多,而且變的越來越慢...

“啊,什麼招數?!”

慕容複遍學百家之長,看出穆隆兩次將自己的劍勢撥回,決非偶然,卻從沒見過這種手法,穆隆分明身上使不出絲毫的內力來,打的又沒有他快,卻為什麼可以將自己的劍勢轉移,這種手法豈不成了他慕容家的“鬥轉星移”?卻又不是“鬥轉星移”?

“這,這叫雲手!”

穆隆血氣不暢艱難的答道。

“...夫莫柔於水,水之形,避高趣下,分實虛,無常形,勢節利急,毀折漂石,中鎮不衰,積勢作大,故九陰柔似水,緩流往複,意達連綿不絕...”

穆隆力虛氣短,想到以前黃裳曾經誇過柔道中借力打力的優點,還罵那些不懂這些道理的人是蠢豬笨牛,沒想到自己習慣使用內力之後,反而將黃大哥和成田先生所教的東西都丟個精光,還和慕容複比起了速度和力氣,故記起“九陰真經”中的這段文字,悟出了太極雲手中的轉力之決。

相傳太極拳(劍)乃是武當開山祖師張三峰所創,講求;以靜製動,柔慢殛緩,身隨力轉,意由心發,實是另辟了一條武學路徑。穆隆現處北宋後期,張三峰乃是元代人,慕容複自是不會知道天下的功夫中還有這種慢打的武術。這時莫說張三峰,就是張爺爺還不知道在那呢?而穆隆現下所使的也不是真正的太極拳,隻是虛實轉力的陰陽法門,太極拳中的精妙奧義,卻要比這多得許多,更有講求疾勁柔勁巧勁徐力衝力靜力等等。穆隆中毒受傷內力全無,別說疾勁,就是想使出稍微重一點力量都很難,而用力三法重、輕、空,穆隆著實先失了重和輕兩種,完全走的虛,空,羸弱一路的偏門手法,但是現在他處境危險,也就不得以而為之了。

慕容複不信自己連一個沒有內力等同常人的小子都殺不了,況且這麼緩慢的動作又怎麼擋得住他的快劍呢,常言道:先發製人、後發受製於人,搶先爭快乃是武學常理,穆隆背道而馳,已失先機,慕容複吃驚之餘轉而大喜,心想:

“什麼雲手,死小子,以為這般胡亂劃圈就能保住自己的小命嗎?別再垂死掙紮了,看我使出風雷劍法,結果了你小子的狗命”

“受死吧!”

慕容複大吼一聲,又運足了力道刺上一劍,結果穆隆看準機會,借著慕容複自己的力量再加了一份,以“九陰神抓”手法反關節右手脫去了慕容複用劍的那隻上臂關節,順勢向他頸上饒去,帶動身法旋轉,左手屈臂用肘捶抵住他腰間“命門穴”上。

“嗆啷—”

一聲器響,慕容複關節已脫,手裏的寶劍落地,連脖子也被自己的手臂不存空隙的完全繞上了。

“慕容複,這,這一招叫‘竹內流上段技奧義手張’,再,再過40秒,你就會因為大腦缺氧而失去意識,哦嗬,哦嗬”

穆隆自豪的將成田先生所授的關節技,向慕容複解說道;

“啊!!——”

慕容複果然感到視線開始模糊起來,拚命地掙紮蹬腿倒衝身將穆隆反撞在牆上,用剩下可用的那隻手肘關節,摧動內勁猛撞穆隆的肋下,正打在他受傷的地方,穆隆又大口噴出一口血,決定不與他爭力,帶力鏟腳踢在他的膝屈內側,見慕容複雙膝一折,借勢將他甩出,慕容複終於脫身,卻由於動用的勁力過大,自己向右邊撲倒了,蹭著地磚滑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