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一點往事遇故人(1 / 3)

數年前,齊布衣曾應邀作客一軍中,這軍中的將軍可是個有趣的人,什麼地都不去,先領他去看的竟然是軍中夥夫。那一個個的勁頭卯的可是真足,鍋中熱火朝天,人身大汗淋漓。當時那位將軍對他說了一句話“軍人賣的是命,尤其是在這個亂世,常說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哪裏能養的過千日?我這軍中原本兩萬將士,是換了一茬又一茬,卻還如雨後春筍似的往外冒,這幾年竟然已經闊至三萬多近四萬人,究竟是為了什麼呢?不是我夏與人多,而是天下人太苦,連年戰火連天,百姓不得安生,去哪裏混口飽飯吃?唯有拿命去賣,所以我軍中最好的地方不是別的,而是夥食,我軍中的每個將士都得吃的飽飽的,要不然我對不起他們的心,對不住他們的父母。這些兒郎的飯是血汗換來的,哪像那些個儒士粗人說的好聽,保家衛國,馬革裹屍,哼,當真是站著說話不腰疼,要是能安安穩穩的誰願意打仗?依我看呢,他們也就是過過嘴上功夫,一旦有刀戈引頸,定會跪地求饒,平日裏沒事上奏參這人一本,背後罵那人一句,天下間的亂世,都是這群人迎來的。”那將軍咧嘴一笑“所以啊,朝廷這給我五萬人馬的糧餉,我卻隻養了三萬多人,苦不堪言啊!”他倒是叫起來苦了,別家將軍的兵都是強征來的,哪像他這樣,從不差人。

這位將軍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當年他奉命去京城手下有一禮數不通的護衛,別說僅僅是這護衛禮數不通了,就是他這個讀了兩年書的將軍至今都沒弄明白,還長罵著這都是些閑的蛋疼的一群人,沒事搗鼓這幹什麼?給人頭上平白無故上了看不見的枷鎖,誰都得帶,還不如去鴨子圈裏抓倆隻樣子來煮了吃。

那護衛不知哪裏得罪了那公卿大臣,被他痛罵一頓,吐沫橫飛,反觀他的護衛倒是像個認錯孩子樣站著不動就再那挨罵,興許是看了地位高,不敢多說。將軍走過去恰巧聽見一句“你們的軍中沒有一個是熱血男兒,通通都是飯桶”,將軍命護衛給他道了謙後,夜裏就領著三十多號人讓那位大人看看什麼是熱血男兒了,他夜創人院,懸刀戮盡府中人,隻留下了些許老弱婦孺,一把火燒了那人的院子房子,留下一句“我的人,能是你隨意說三道四的?”軍中至今仍在傳。這大人啊,當真是不知好惹不好惹,亂言招致飛來禍。

第二日早朝時,這將軍仍大搖大擺的去了,夏與王奈於諸臣壓力,不得不把此人卸甲納天牢,剝官奪位。這些人口中義正言辭為正法,實則是怕有一天刀至自己府門口,此事竟是出奇的一致以禍亂罪五馬分屍與街頭。

夏與王沒聽從群臣後麵一言,命人接受他的數萬兵馬,緊緊去了數日便匆忙忙火急火燎的回來了,聽說他的馬跑死了三匹,是一刻都沒敢在那停留啊!當時進營的時候,三萬多人厲兵秣馬,刀正亮槍正明,隻待起誓人一言發出“若是將軍身死祁陽,夏與三萬多兵馬必定讓北地烽煙四起。”

而此時國家存亡之際,危難之時,內憂外患時,群臣激憤怒斥此人包藏禍心,今日不除,他日若越做越大,將難平。反倒是尚國公極力反對上言說“將軍他必定沒有反心,若是殺了他,北境真亂,你們這群人,誰當得起亂國之責?”於是夏與王放將軍回,卻把屬地掉至邊疆守境,此事以後,軍已然成了孤軍。

其時在軍中作客的齊布衣初識二人,一人為夥夫,一人為軍士,那為軍士的人,長打仗卻膽小如鼠,身無橫肉持手刀無力,臉無橫肉相不凶不狠,他還真就奇怪這人是怎麼在大大小小的戰鬥中過了下來的,就順時傳了他一些功夫防身,當時夥夫看了可是羨慕得緊,不好說,就偷偷求著這長來偷吃的小賊替自己問一句“教不教得他?”這小賊一蹦一跳回來幸災樂禍告訴他說“人將軍嫌棄你,將軍還說了,你肚有贅肉習不得武,身材矮小做不得人!”當時夥夫還奇了怪了,這話聽起來別扭啊,他往肚子上一看,猛一吸氣,大腹便便的肚子立馬消失,再看時也胖不了幾分啊,怎得就這樣說我呢?再說身材矮小,他這身材雖比不得八尺高的大漢子,也得有七尺半,怎得就矮小做不得……?想著想著突然感覺不對,好端端的幹嘛罵人?本要虎衝衝的要找將軍理論的夥夫順眼看見旁邊人捂嘴偷笑的樣子,這才明白,感情是被這小賊耍了?也顧不得和他鬧,夥夫連忙問“將軍答應沒答應?”那天在校武廠上這位從外來此的將軍一手長劍舞的是如火如荼耍的是驚天動地看的人膽顫心驚,他可親眼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