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 榮辱不驚臨危不亂,大商家肚裏能納百川(3)(2 / 3)

用現代的經營理念來分析,胡雪岩的這種做法是商場中常用的一招。他先保住還沒有裂開而可能保住的地方,這其實就是一種處變不驚、收縮戰線、保存有生力量、以求再戰的策略。在商場上,麵臨全線崩潰且敗局已定的情況下,很多有經驗的大商人都會使用這種策略。因為這樣能及時收縮戰線,集中全部力量保住可能保住的部分,還能應付危機和減少損失,有效處理殘局。

在商場中,不可能不出現失敗的場麵,造成商家不願麵對或者是無法麵對的殘局。但如果能有效地運用上麵這種手段,也不失為一個好策略。一方麵,它能夠避免因為力量過於分散而造成的被對手各個擊破的危險。當商家已經出現危機、有了殘局的時候,最忌諱的事情就是公司內部不團結,力量不集中,這樣會極大地削弱有限的財力物力的效能,還容易給對手一個破綻——有很多閑散地方可以被逐個攻擊。

另一方麵,發生險情,有了殘局的情況下,最基本的目的應該是求得生存而不是發展,也就是說應該整理幹淨殘局而不是重擺一桌美味佳肴。如果不能冷靜麵對,分析現實,而陷入了無法正確收拾殘局的地步,那將會毀掉東山再起的機會。俗話說“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就是這個道理。

所以,冷靜地麵對、處理殘局,是一件很具有智慧的事情。

麵對殘局,我們不能簡單地讓它“以惡製惡”,讓殘局變得更麵目全非,無法收拾;也不能一味地寄希望於將殘羹變化一新,重新擺成表麵上看來豐盛的樣子。真正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冷靜地分析,理智地麵對,然後找到收拾處理的下手點,一點點將它處理掉,這樣才能變廢為寶。

在錢莊被擠兌,又遭慈禧太後問罪的大災難麵前,胡雪岩並沒有衝動地選擇自殺或者是逃跑來撇開所有的責任,而是冷靜地開始收拾那個自己擺下的爛攤子。他在這個時候還關心著因此失業的夥計,不僅妥善安置了自己的母親、夫人和十幾房姨太太,還處理了大大小小的債務,並想方設法地保全了胡慶餘堂藥店。

就是小到他自己的身後事,他也都做了周密安排,以至於他去世後一百多年,都沒有人知道他的墓地在什麼地方。

當時在杭州的阜康錢莊遭到擠兌的時候,在那裏主事的是胡雪岩最信任的姨太太羅四太太,她本來是一個既有主見又能幹的女人,但這種突如其來的大災難把她給“震”住了。原本沒撤隻盼望胡雪岩來處理問題的她沒想到的是,胡雪岩剛好在錢莊吃飯的時間回來。而麵對已經出現的危機,胡雪岩居然還有“閑心”去看夥計們的飯桌。在看見飯桌上隻有幾個很普通的菜時,他甚至還囑咐錢莊總管,說天氣冷了,早用火鍋吧。當時錢莊的規矩是:

冬至以後錢莊才用火鍋。因為按外國人的做法,吃什麼是依據氣溫的變化而定的(冬天看達到多少度才決定是否吃火鍋,夏天吃西瓜的時間也依據氣溫而定)。

當然,胡雪岩這時候的這種行為不但顯示出了他敢於麵對殘局、承擔責任的勇氣,而且還是一種策略。通過這次“看飯桌”,夥計們更是在這種關頭覺得了老板的好,因此也對穩定人心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

此外,胡雪岩麵對別人惡意擠兌導致的爛攤子,並沒有流露出常人容易出現的抱怨情緒。在他看來,事情已經發生了,抱怨是於事無補的,當然他也沒有找人訴苦。他甚至在這個空檔,還想著每年的施粥、做善事不能停止,要一如既往地承辦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