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莊的總管看見是綠營兵來存這麼大數目的錢,而且羅尚德還聲明存款四年,不要利息,所以,怕因為錢的來路不明而惹了官司,劉慶生隻好向胡雪岩報告情況。胡雪岩是見過大世麵的人,他隻和羅尚德一番交談之後,就豪爽地認定了羅尚德這個朋友,不僅幫他將銀兩全部存上,而且還承諾到時候肯定是連本帶利一並奉上。
之後,羅尚德在前線戰死,原本他托付來取銀子的朋友以為這筆錢因為羅尚德的去世收不回來了,沒想到阜康錢莊居然在證實了他們的身份之後就雙手奉上了那筆大數目。一時間,阜康錢莊重信譽的名聲就傳了開去,阜康錢莊的名氣更是大漲。
再次,胡雪岩是個大善人,他一輩子都在做大善事。所以,他的這些身體力行所具備的德行也成了一種活廣告,這就相當於如今廣告專業中講到的“公關效應”。人性都是向善的,所以,人們在看到胡雪岩如此有社會責任感,如此能為民為國著想之後,除了佩服他的人品德行,對他的生意也是非常的信任,繼而肯定會相當照顧。
杭州城被朝廷從太平軍手裏奪回來之後,左宗棠將戰後的處理工作交給了胡雪岩。正當胡雪岩忙前忙後地處理戰後遺留工作時,杭州城裏來了一位洋人,奇怪的是他指名要見胡雪岩。胡雪岩接待了他,原來是駐紮在寧波的“常捷軍”法軍軍官讓內。原來朝廷在收複杭州城的時候,讓內曾指揮帶領常捷軍幫助清政府用禮炮嚇唬過杭州城裏麵的“鄉巴佬”太平軍,當時那樣做的目的隻是幫助清軍攻克城門。並且,讓內當時隻耗費了十幾箱炸藥子彈,幾乎沒有人員傷亡就把杭州城拿下。
都說“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福禍”,而且根據曆史規律,戰爭之後肯定會有瘟疫泛濫,杭州城也不例外。寧波在緊接著的日子裏也流行起了瘟疫,讓內也沒能幸免於難,他一連幾日,高燒不止。胡雪岩因為讓內光複杭州有功,曾許諾隻要他在中國一日,在寧波的錢莊就要盡力幫助他。所以讓內生病之後,寧波錢莊的檔手就帶了“諸葛行軍散”等散丸藥去看望他,讓內服完藥一天後,居然就能下床走動。
讓內是個好奇心極強而且團隊性強的人(當然這是外國人的本性),他想自己康複的這麼快,是不是也該讓自己的同胞們用一下呢。於是第二天中午,就親自跑到阜康分號,問檔手送他的是什麼神藥,並詢問是否可以讓自己帶一些回去給其他同胞也服用。擋手自然將藥給了讓內。讓內帶回的藥讓感染瘟疫的洋人服了之後個個精神抖擻,於是洋人的頭目便派讓內到杭州,讓他向胡雪岩多要一些這種散丸藥。
外國人看中了此藥?胡雪岩很是高興,於是開動自己商業大師的頭腦,發揚慷慨解囊的中國傳統美德,實實惠惠地送了讓內兩大箱這種藥。外國人一定要留下錢,胡雪岩卻執意相送。就這樣,讓內帶回的藥不僅管用,而且中國商人重情薄利的名聲就在洋人中傳開了。自然而然,胡雪岩的廣告收到了它該有的廣告效應。胡雪岩剛到上海,就有洋人找了來,說在寧波曾經服用過胡慶餘堂的藥,不僅藥效奇佳,而且胡慶餘堂的人品極好,現在他要隨船回國,希望胡雪岩賣他一批成藥,他還留下定金,說下次再來中國,還要采購。
就這樣,胡雪岩的藥店名聲越傳越大,到最後,竟然還傳到外國人那裏去了。這當然也給他帶來了生意上的極大好處,不僅聲名遠播,還利潤滾滾。隻此一件小事我們也該明白了為什麼胡雪岩能將生意做活、做強了,因為他除了擅用人才,有雙慧眼,還深諳商場經營的各種手段。
其他,還有很多胡雪岩做活廣告的例子,像盛夏給莘莘學子提供藥丸預防痢疾之類。所以,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正是胡雪岩深深懂得了廣告給自己帶來的效益,並大力地用各種各樣的手段給自己公司樹名聲,打廣告,才使得胡慶餘堂的名號漸漸地在全國聞名。
精良的產品是威力無窮的市場引爆器
與人爭勝,物真價實是關鍵。
任何一家公司,如果要想在商場中生存並發展下去,唯一能讓它不被商海弄潮溺死的方法就是要有一個“質量優良”的產品。隻有有了這個救命的東西,公司才能如同是抓住了一個救生圈,即使不能翻身矗立起來,至少也能讓它搖曳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