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交際圈中,識別交往者的心(4)(2 / 2)

我們辦事的直接對象,也是事情的主體,沒有人的存在,就談不到事情。因為每個人的個人品質嗜好、想法都不一樣,我們辦事情所涉及的人也各有不同,如果你明白了對方是哪個類型的人,應付起來就比較容易了,這就是辦事要琢磨對手的原因。如果你了解下麵這九種類型的人,就明白了與這些類型的人該怎樣打交道。

(1)沉默寡言的人

和不愛開口的人交涉事情,實在是非常吃力的,因為對方太過於沉默,你就沒辦法了解他的想法,更無從得知他對你是否有好感。

有人曾經遇到一位新聞記者,他為人沉默寡言,根本就不像個記者。不論你和他說什麼,他總是沉默以對,你真是拿他沒辦法。當有人給他介紹廣告客戶時,他也隻是淡然地說聲:“哦!是這樣啊。”然後手持對方的名片,呆呆地看書。

對於這種人,你最好采取直截了當的方式,讓他明確表示“是”或“不是”,“行”或“不行”,盡量避免迂回式的談話,你不妨直接地問:“對於A和B兩種辦法,你認為哪種較好?”如果你想得到的結果是A,那你就直接跟他說:“是不是A方法好些呢?”

(2)草率決斷的人

這種類型的人,乍看好像反應很快,他常常在交涉進行到最高潮時,忽然作出決斷,給人“迅雷不及掩耳”的感覺。由於這種人多半是性子太急,因此,有的時候為了表現自己的“果斷”,決定就會顯得隨便而草率。

張三與李四結交多年,當他們不在同一家公司上班時,張三總認為李四是不可多得的幹才,待他們一起共事時,張三才發覺李四有個毛病,就是決斷過於草率。

像他這樣決斷過於草率的人,經常會“錯誤地領會別人的意圖”,也就是說,由於他的“反應”太快,每每會對事物產生錯覺和誤解。其特征是沒有耐心聽完別人的話,往往“斷章取義”,自以為是地作出決斷。如此,雖然交涉進行較快,但草率作出的決定,多半會留下後遺症,招致意料不到的枝節發生。

從事交涉,總是要按部就班地來,倘若你遇到上述這種人,最好把談話分成幾部分,說完一部分之後,馬上征求他的同意,沒問題了再繼續進行下去,如此才不致發生錯誤,也可免除不必要的麻煩。

(3)自私自利的人

這世上自私自利的人為數不少,不論你走到哪兒,總會遇到幾個。這種人心目中隻有自己,凡事都將自己的利益擺在前頭,要他做些對自己無利的事,他總是不會考慮的。

有一位姓張的先生,同事們諷刺他是“經常手不離機——計算器是也”。意思是說他始終在計算著自己的利益,至於其他事情,他不會在意如何做好它,隻考慮怎樣做才最省事。這種慳吝之徒,任誰都不會對他產生好感。

但是,當我們不得不與其接觸、交涉時,隻有暫時按捺住自己的厭惡之情,在不放棄原則的前提下,姑且順水推舟、投其所好。當他發現自己所強調的利益被肯定了,自然就會表示滿意,如此,交涉就會很快獲得成功了。

(4)死板的人

這種類型的人,就算你很客氣地和他打招呼、寒暄,他也不會出現你所預期的反應來。他通常不會注意你在說些什麼,甚至你會懷疑他聽進去沒有。你是否也遇到過這種人?

和這種人交際,剛開始多多少少會感覺不安,但這實在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比如當你遇到同一個公司的吳先生時,直覺馬上告訴你:“這是一個死板的人。”此人體格健壯,說話帶有家鄉口音,至於他是怎樣的一個人,你則不太清楚。除了從他表情中可以覺察些許緊張之外,其他的一點兒也看不出來。

遇到這種情況,你要花些時間,仔細觀察、注意他的—舉一動,從他的言行中,尋找出他所真正關心的事來。你可以隨便地和他閑聊,隻要能夠使他回答或產生一些反應,那麼事情也就好辦了。接下來,你要好好利用此話題,讓他充分表達自己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