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她在前世的時候曾經遭遇過同樣的問題,而且還不止一次,沒少吃過這種暗虧。
“殺人償命”,這個問題看著簡單,實則非常燒腦,怎麼回答都不對。
如果老老實實回答“要看殺人的具體情節,要看有沒有從輕、減輕情節,如果有,也有可能不判死刑”,第二天微博頭條就成了《喬二嬰律師說殺人不用償命》。
如果謹慎一點回答“通常是要判死刑的,但如果附帶民事賠償到位,取得被害人家屬諒解,法庭也可以適當從輕判決”,第二天微博頭條就是《喬二嬰律師認為掏錢可以買刑》。
如果圓滑地回答“案件不同,事實不一樣,需要綜合考慮各方麵因素,可能判死刑,也可能判處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第二天微博頭條會是《律師指出:殺人償不償命,法官說了算》。
如果打太極式地回答“作為律師,在未得到當事人書麵許可的情形下,我不能就案件發表個人意見”,第二天微博頭條可能會是《喬律師守口如瓶,抹殺公眾知情權》。
如果氣急敗壞地回答“你要是再亂寫,我將按法律規定起訴你誹謗罪”,那麼恭喜你,《公然叫板媒體,喬二嬰意欲何為?》會再次把你送上微博頭條。
如果沉默以對拒不回答,你以為這樣就安全了?放心,還有《一問三不知,喬律師究竟在隱瞞什麼?》等著你。
……
總之,無論你認為自己的回答有多滴水不漏,都會被強硬地歪曲成別的意思,將你曝光在公眾媒體之下,讓你接收輿論的口水雨。
喬二嬰咄咄逼人地回複後,馬上托董昭打電話給程玨,如果看到類似新聞說她“殺人償命”論相關的報道,那就主動出擊,發布一條名為《記者,你的任務並非編造故事奪取眼球》的新聞,含沙射影地指責記者的言過其實。
她的這一招,就跟網上瘋狂流傳的一段惡搞對話如出一轍。
過年回家怎麼出擊七大姑八大婆?
你應該進門就馬上甜甜地喊一聲“叔叔阿姨過年好”,緊接著趁他們發問之前,趕緊投下一顆顆手榴彈,“家裏買車了嗎?給兒子買婚房了嗎?您女兒談戀愛了嗎?退休金多少啊?今年股票掙錢了嗎?孩子成績怎麼樣啊?廣場舞還跳嗎?您怎麼又胖了啊?……”就這麼一直問,問到“叔叔阿姨再見”為止。
喬二嬰的猜測八九不離十,應對手段還算風馳電掣,可惜依舊架不住有心人惡意扭曲啊!
事實證明,她還是太年輕了。
第二天,一條名為《豪門公子情迷灰姑娘律師,法院當眾激吻尺度極大》迅速躥紅,掛在了頭條。
喬二嬰內心很暴躁。
哪裏激吻了啊喂!
一點進去,董昭熱情擁吻她的照片映入眼簾,圖片還特地圈出了董公子的“激X”處,形狀非常可觀。
留言裏一堆色女刷刷要跟董公子春風一度生猴子,說什麼大X身下死,做鬼也風流。還有些男的也評論說,光看著就想基了。
“……”
好吧,果然很激。
她恨鐵不成鋼地瞪了二十四個小時黏著她恨不得長在她身上的董昭一眼。
這沒出息的家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