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蘭聽了,又一看那道糖粥藕,隻見此粥呈淡紫色,其中的藕是深褐色的,米粒則是白色,色澤誘人,一品嚐感覺甜而不膩,吃後很有回味。
納蘭又見那“麻油撒子脆麻花”做得細如金錢,便道:“這裏的脆麻花和津門,東北一帶的脆麻花可大有不同,東北的大辮子脆麻花又粗又壯,是可以拿起來打人的,這邊的脆麻花卻又做得如此精致,果然是一方水土出一方特產。”
洪昇在一旁聽了,點頭道:“這北人豪放,所以所做的食物大都粗誑獷,而南方人細膩,故所做的點心大都小巧,這麻油撒子脆麻花當年有蘇東坡的詩讚之曰:‘纖手搓來玉色勾,碧油煎出嫩黃深。夜來春眠知輕重,壓扁佳人纏臂全。’”
納蘭聽了,道:“沒想到當年蘇東坡也吃過這種麻油撒子脆麻花,那我也要多嚐幾塊。”說著,其拿起一塊一嚐,隻覺入口鬆脆透酥,香味濃鬱,的確是名不虛傳。納蘭一邊吃,一邊觀看台上柳敬亭穿著前朝的衣服,心中有點看不順眼,感覺有點怪怪的,便起身道:“這老頭說書也沒啥意思,走咱們上街上逛逛。”
餘國柱連忙迎合道:“對!對!對!這老頭說書真沒勁,怎麼上街上逛!”
於是眾人出了長吟閣,一路來到淮清橋上,這淮清橋始建於東晉年間,為城東九曲東溪上最大的橋梁。青溪是金陵著名的古河,開鑿於東吳孫權之時,水邊皆為皇家豪族的園林別墅,離宮別館多達十幾所,十分繁華優美。古青溪橋還是守衛建康宮的軍事要地,因此處水流清若明鏡,後又名淮清橋。這座石拱橋映波之上恰似滿月一般,青溪兩岸垂柳春媚,蘆花飛舞,鍾山遠矗,碧水盈盈,笙歌喧箏,好一番詩情畫意和煙月風華之情景。納蘭見了,便吟詩一首曰:“東風香送木欄橈,直接秦淮舊時橋。幾許繁華流不盡,青溪一曲見南朝。”
洪昇聽了,又和詩一首曰:“青溪水上青山浮,青溪閣外連青樓。山人愛此溪畔住,開閣正對秀山頭。”
旁邊餘國柱聽了,拍手奉承道;“二位好文才,真是李白再世也!前麵青溪之畔有唐代詩人王昌齡的故居,不妨我們前去一遊。”
眾人同意,於是幾人往王昌齡故居而來。這王昌齡字少伯,江寧人,在唐玄宗時詩人曾任江寧丞,其詩作氣勢雄渾,手法精湛,縝密而文清氣暢,為當年七絕聖手,有人稱之為“詩家天子王江寧”。他的故居座落在青溪之畔。清波碧水靈秀幽奇,四周花木榮茂,園內深闊,景色宏麗,還有廣圃數傾,間有池沼通往青溪之中,其間木榆蒲柳,掩映森蔚,鷺立鶯飛,景物幽靜,有古色古香的石刻圖廊和飛簷翹角的雙亭。
納蘭等人邁步走入園中,進園為一古雅秀氣的樓閣,傳統的廊簷和格窗門透射著古時私家園林的神韻和曠古之幽思。屋前一幅行書楹聯上書道:
“民藝乾坤大,畫書天地寬。”
屋後又是一片翠竹林,林中有假山石,板橋溪水等。眾人漫步其間,隻見茂林修竹,鳴禽響瀑,茅屋小徑,丹崖碧水映入眼簾。在這竹林深處碧水環繞的假山石上,還雕鑿著一尊笠翁像,其手執魚竿臨水端坐在石磯之上,情趣橫生,大有“雨觀瀑布晴觀日,朝聽禽歌閑釣魚”的意境。
竹林之後還有一個鷺洲,隻見一片楊杏桃李飛金浮翠,把芳園披裝得楚楚動人,溪畔又多植垂柳,沿溪數步一株,萬絲千條,老柳長絲有一丈多長,迎風搖曳,柔絲嫋娜,宛如碧雲舒卷,隔春波,碧煙染窗,倚晴日,紅杏窺牆,清風拂麵,聽鳥啼鶯語,攜伴同遊,觀江南春色。
納蘭見了這如詩如畫的好風景,又詩興大發,吟詩一首道:“詩家清晨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若待上林花似錦,出門俱是看春人。”
洪昇聽了,也和詩一首曰:“波光搖海月,星影入城樓。綠水解人意,為餘西北流。因聲玉琴裏,蕩漾寄君愁。”
旁邊餘國柱老於世故逢迎之道,一聽說這二人喜歡吟詩作對,便也來附庸風雅道:“二位好雅興,老夫也來唱和一句如何:燕飛燕落烏衣巷,春去春歸白鷺洲。”
原來這餘國柱倒也是進士出身,肚子裏麵還是有點墨水和文字功底的,這吟出來的詩句倒也有一點文才。納蘭聽了,微微一笑。餘國柱一看納蘭樂了,便有點得意的又介紹道:“這鷺洲還有十大景點,分別為蘆風白鷺,鷲峰古刹,春滿秀閣,水街七雅,春水垂楊,紅杏沐雨,夭桃吐豔,辛夷挺秀,碧波橋影,古城遺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