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蘭聽了,心想:這江南文人還真會擺活,什麼景點都非得湊個十景、八景啥的。便道:“沒想到這鷺洲還有如此多的美景,我們真還沒看出來。”
餘國柱聽了,又笑道:“前朝江南四大才子之一文徵明曾在此畫過一幅《東園圖》,此畫現在老夫家中,納蘭公子若有興趣,老夫願將此畫獻於納蘭公子收藏!”
納蘭一聽這餘國柱要送名畫給自己,看來是想巴結權貴,但又一想這文徵明當年和唐伯虎、祝枝山、徐幀卿並稱為“江南四大才子”。此人之畫自己倒也想一睹為快,便道:“這文徵明之畫,我倒也想看看,隻是這收藏就不必了吧!餘巡撫還是自己留著珍藏吧!”
餘國柱聽了,忙道:“這樣也好!那來日我派人送畫到納蘭公子處讓納蘭公子看看吧!”
眾人邊說邊行,穿過一片林蔭花草路,來到了一座軒閣之前,隻見此軒閣臨水端立,傑閣飛甍,四角發戧輦飛,前桅軒楣為柔和的觀音鬥形,小青瓦壓頂立脊,半欄半座,上書漢隸“煙雨軒”四個大字,軒柱上嵌有對聯曰:
“煙雨軒前好聽雨,藕香居內辨荷香。”
此軒三層居洲中央東北兩麵臨水,洲鳥橋水亭閣、假山曆曆在目,確是休熙賞景的佳處。軒後為層層疊疊的假山,洞壑峨峨,古柏參天屹立於怪石奇峰一旁,倔強崢嶸。
納蘭在軒中坐下,又命人拿來紙筆題下一幅對聯曰:
“紅霞白鷺明秋水,黃菊丹楓映畫橋。”
餘國柱見了,連聲叫好,命人裝裱了之後懸在軒中。
納蘭擲筆狂笑三聲又起身往溪堤小徑而行。眾人跟隨其後,一路來到一座水榭麵前,隻見這水榭一半躺在岸上,一半睡在水中,古樸典雅,層體內各色園門花窗精致素雅,別有天地。榭中書有“藕香居”三個行書大字。水中綠荷盈水,蓮花初錠,素氣若雲,水中遊魚可見,那滿水的清逸秀麗之姿,流轉婀娜之態,酷似仙女在翩翩起舞,引得納蘭在此留連不願離去。荷塘周圍的花木如一條五彩繽紛的錦帶,可謂如置身於如畫賽錦的清雅仙境一般。
納蘭見了歡喜,又吟詩一首曰:“泉眼無聲惜細流,數陰照水愛情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眾人聽了都齊聲喝好,又見對岸有許多少年在踏青采摘各種花草,玩鬥草的遊戲。洪昇見了道:“這江南人喜歡玩鬥草的遊戲,即由甲、乙兩隊各采集大量不同的花草,不但要認識這些花草,還要能了解每種每種花草的各種名稱,如學名,藥名,土名等。鬥草時先由甲隊舉出一種花草,報出它的名稱,乙方就要舉出另一種花草來應答,若名字報的不對不能和甲方的花草對偶,要輸手中的花草給對方,哪方先輸完手中的花草,另一方則獲勝。”
納蘭聽了,道:“這個遊戲倒是蠻有意義的,不但能使人識別植物增長見識,從中知道各種藥用植物的特點和作用,還嗎、能培養鍛煉作詩對賦和思維反應語言能力,真是宜智有有趣,一舉兩得啊!”又填詞一首道:“鬥草階前除初見,穿針樓上曾逢。羅裙香露玉釵風,靚妝眉沁綠,羞臉粉生紅。流水便隨春遠,行雲終與誰同?酒醒長恨錦屏空,相尋夢裏路,飛雨落花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