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蘭聽了,歎道:“這玉泉山真是世外桃源也。”便吟詩一首道:
“沿山皆花木,直到玉泉寺。
逸響三霄遠,流泉四麵音。
在野如臨山,疑雨複疑風。
誰有閑逸誌,行吟玉山中。”
旁邊脂兒聽了,道:“咱玉泉山上到了春天,漫山遍野的桃花姹紫嫣紅,爭奇鬥豔,才真宛如仙境一般。這裏在金代金章宗時,就建造了一座芙蓉行宮,到了元代,元世祖忽必烈又建造了昭化寺。玉泉山上還有四座塔,分別叫做玉峰塔,華藏塔,妙高塔,聖緣塔。這山頂的玉峰塔塔首壯麗,被稱為玉峰塔影,是玉泉山的象征。”
張庭玉聽了,稱妙,又吟詩一首道:
“禪堂入暮可曾關,馬逐飛花向此間。
鍾界朝昏應自急,水流深闊正如閑。
蒼然野岸燈初過,迥爾疏林月始灣。
風定湖光分半翠,不知是影是真山。”
納蘭聽了,又道:“這京城一帶,自古以來稱為苦海幽州,原來這邊有一條大河叫做永定河,後來改道了,在原河道上留下了許多湖泊,又稱海子。故這京城四周海子很多,有什刹海,西海,北海,海澱湖等。這玉泉山附近的海澱低地在元代便已是遊覽勝地了,被冠以丹陵之片的雅號。到了明代許多達官貴人在此營建莊園別墅,萬曆時武清候李偉建了清華園,後來太仆少卿米萬鍾建了勺園,到了本朝那更是在此建了萬春園等園。”
芹兒聽了,道:“沒想到納蘭公子對玉泉山還蠻熟悉的,那今日風和日麗,咱們就四處逛逛吧!”
眾人都說好,於是幾人出了屋來,一路往山下而行,來到一處溫泉之前。此泉又名聖水泉,深丈餘,隻見中心泉眼處溫水不斷湧出,周圍氣泡升騰,有如濺玉噴珠。池麵熱氣繚繞彌漫,泛起朵朵水花,別一情趣。池水呈碧綠色,池前還有座天仙聖母廟,廟宇共三進院落,氣派宏偉。院中種植有各種牡丹花,有胭籠紫玉盤,黑撒金,桃黃,禦衣黃,黃氣球,嬌容三變,豆綠,綠玉,昆山夜光,白玉,宋白,葛巾,魏紫,墨魁,大紅剪絨,壯元紅,丹爐焰,掌花案,胡紅,秦紅,冰鼻紅萬,海棠擎潤,醉仙桃,觀音麵,醉楊妃,大金粉,瑤池春,二喬,藍田玉,藕絲魁,個個炫麗奪目。另一院中又種植了許多勺藥,有禦黃袍,醉西施,南紅,觀音麵,遲勺,傻白,香妃,胭脂點玉,凝香英,瑞蓮紅,紫能勝,紫勺。眾人看的眼花繚亂,都讚歎不已。又見園中還有一塊太湖石,這石頭玲瓏剔透,既嫵媚又剛毅,像是鐵質珊瑚,而上布的窟窿又似孔雀尾屏上的彩斑,讓人觀之感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妙。張庭玉見了,道:“據說江南有三大名石叫玉玲瓏,瑞玉峰壑皺雲峰。這假山疊石之法有流雲式和堆秀式之分。流雲式就是用挑,飄,挎,鬥等方法,模仿天上雲飄蕩,給人以舒展飛逸之感;堆雲式則是並不追求透漏,不留太多的空洞,而模擬自然山脈的懸崖峭壁,比之於流雲式,則顯得更莊重峻偉。”
納蘭聽了道:“沒想到張兄對園林品石還大有研究,聽說宋代文人多愛石如命,蘇軾,米巿等人都有此怪癖,據說那書法大師米巿還自號石癡,稱奇石為石兄,還畫過一幅《拜石圖》。至於那宋徽宗趙佶更是在皇城東北修建了一座良嶽園,還封園中的奇石為盤固候。在下題詩一首讚此石景曰:
小樹枝頭一點紅,嫣然六月雜荷風。
攢春葉裏珊瑚雜,疑是移銀金碧來。”
脂兒聽了,道:“納蘭公子好雅興,小女子願和詩一首曰:
亭亭獨立向湖邊,四伴無人石作鄰。
雲鬢挽成千載髻,娥眉淡掃四時春。
霜為賦粉憑風傅,霞作胭脂仗日勻。
莫道岩前無寶境,一輪明月照精神。”
眾人都齊聲誇道:“脂兒姑娘好詩,真才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