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邊脂兒道:“這古琴上圓而劍,法天;下方而平,法地。琴身各部分名稱為額,嶽山,龍池,鳳沼,承露,弦眼,琴軫,鳳眼,護軫,琴尾,龍齯,冠角,雁足。”
納蘭見了,歎道:“果然是好琴啊!”脂兒又彈奏一曲《洞庭秋思》。納蘭聽了,吟詩一首道:
“山人塵世厭喧囂,白雪陽春雅意深。
萬頃鬆風皆有趣,一溪流水本無心。
忘機觸處成佳譜,信手沾來總妙音。
山高水長覓知音,天寬地闊總有情。”
張庭玉聽了,也和詩一首曰:
“江山調玉琴,一弦清一心。
泠泠七弦通,萬本澄幽陰。
能使江月白,又令江水綠。
始知梧桐枯,可以微芽重。”
董曉婉卻又開始將琴道道:“這琴道講究衝澹,渾厚,正大,良易,豪毅,明麗,縝栗,簡潔,樸古,憤遊,哀怨,峭直奇拔。這琴有散音七個,泛音91個,按音147個,散音沉著渾厚,按音純正實在,泛音輕盈清越。此三音又稱為三才。這古琴樣式有落霞式,焦葉式,連珠式,月型式,仲尼式,師曠式。琴身上的斷紋有梅花紋,牛毛紋,蛇腹紋,龍紋斷,流水斷,冰裂斷,鬼紋斷等。”
張庭玉,納蘭二人聽了,道:“伯母果然學識淵博,晚生聽了今日一席話,真是勝讀十年書啊!”
眾人正在閑聊,突然樓外傳來一陣奇異的聲響,似乎有不速之客來訪。董曉婉厲聲喝道:“何路人馬,來此處有何貴幹啊?”再聽樓下有人高呼一聲道:“咱家平西王的大公子吳應熊是也,你們若乖乖將春雷琴送給本少爺,咱家饒你們不死,否則咱家一發怒,讓你們玉泉寺雞犬不留。”
樓上納蘭若容聽了,大喊道:“大膽小毛賊,敢來此佛門淨地撒野,讓你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家夥知道知道咱葉赫劍法的威力。”語罷,納蘭亮出腰間的三尺軟劍,飛身跳下樓去來戰吳應熊。
吳應熊一看來了一個俊美少年,哈哈一笑道:“小白臉也敢來咱家麵前送死,拿命來。”語罷一晃手中雙戟,一招“日月同輝”直取納蘭麵門。
納蘭一看這吳應熊還有把子力氣,便揮動手中軟劍,來了個以柔克剛,施展祖傳葉赫72路劍法和吳應熊戰到一處。二人大戰了幾十回合不分勝負,這時吳應熊手下有一個苗疆蠱女,吹起了一支竹笛,頃刻間無數青蛇從外爬了進來。納蘭平生最怕蛇了,頓時嚇的麵容失色,虛晃一招縱身跳上樓去。
樓上的董曉婉一看有苗疆蠱女驅蛇來攻,連忙坐下彈起了春雷琴一曲,彈了一曲《廣陵散》,破解了那苗疆蠱女的笛聲,那些青蛇頓時失去了控製,像無頭的蒼蠅一般到處亂竄。
吳應熊一看不好,轉身想跑。這邊張庭玉一晃手中折扇,飛身攔住去路道:“大膽吳小兒,你當這裏是茶館店,小菜場,你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的嗎?”
吳應熊一看對方是個翩翩公子哥,不以為然一揮手中雙戟就想奪路而走。誰知這張庭玉內功深厚,把手中折扇一搖,一股內力直衝吳應熊麵門而去,吳應熊措手不及,被這股內力打倒在地。張庭玉飛身過去點住了吳應熊的穴道,將其生擒活捉了。
吳應熊手下一看這白麵書生張庭玉如此厲害,沒人敢來送死,紛紛奪路而逃。張庭玉葉懶得去追,押著吳應熊來見董曉婉等人。
董曉婉見了吳應熊,道:“你這狗賊,和你爹也差不了多少,真不學好!”
那吳應熊卻還是很囂張道:“你們這些草民,敢拿本附馬爺,等爹爹平西王大軍一到,把你們小廟踏為平地。”
張庭玉聽了,過來給了他兩個嘴巴,罵道:“你這小狗賊,別拿你爹來唬人,等你爹從雲南趕來,你早已死翹翹了。你還是老實一點,免受皮肉之苦。”
那吳應熊被打了之後,倒也老實了一點,沉默不語。張庭玉又問董曉婉道:“伯母,這小賊如何處置呢?”
董曉婉想了一想,道:“此人之妻建寧公主和我有交情,咱們也別難為他了,先暫時把他關起來再說。”於是眾人將吳應熊關在後山青龍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