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是一種智慧,大棄大得,小棄小得。
人生在世,有許多東西是需要不斷放棄的。在仕途中,放棄對權力的追逐,隨遇而安,得到的是寧靜與淡泊;在淘金的過程中,放棄對金錢無止境的掠奪,得到的是安心和快樂;在春風得意、身邊美女如雲時,放棄對美色的占有,得到的是家庭的溫馨和美滿。相反,那些什麼也不願意放棄的人,往往會失去更珍貴的東西。
國王有五個女兒,這五位美麗的公主是國王的驕傲。她們那一頭烏黑亮麗的長發遠近皆知,所以國王送給她們每人十個漂亮的發夾。
有一天早上,大公主醒來,一如往常地用發夾整理她的秀發,卻發現少了一個發夾,於是她偷偷地到二公主的房裏,拿走了一個發夾。
當二公主發現自己少了一個發夾,便到三公主房裏拿走一個發夾;三公主發現少了一個發夾,也如法炮製地拿走四公主的一個發夾;四公主隻好拿走五公主的發夾。
於是,最小的公主的發夾隻剩下九個。
隔天,鄰國英俊的王子忽然來到皇宮,他對國王說:“昨天我養的百靈鳥叼回一個發夾,我想這一定是屬於公主們的,而這也真是一種奇妙的緣分,不知道百靈鳥叼回的是哪位公主的發夾?”
公主們聽到了這件事,都在心裏說:是我掉的,是我掉的。可是頭上明明完整地別著十個發夾,所以都懊惱得很,卻說不出口。
隻有小公主走出來說:“我掉了一個發夾。”話才說完,一頭漂亮的長發因為少了一個發夾,全部披散下來,王子不由得看呆了。
故事的結局,當然是王子與公主從此一起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如果你不可能什麼都得到,那麼你應該學會舍棄。生活有時會逼迫你不得不交出權力,不得不放走機遇,甚至不得不拋下愛情。然而,舍棄,並不意味著失去,因為隻有舍棄才會有另一種獲得。
人生是艱難的航行,絕不會一帆風順。當必須放棄時,就果斷地放棄吧。有所放棄,才能有所追求。什麼也不願放棄的人,反而會失去最珍貴的東西。人世間的一切權勢紛爭都不過是過眼雲煙,何必讓身外之物、無聊之事困擾終生?隻有當機立斷,放棄那些次要的、枝節的、不切實際的東西,你的世界才能風和日麗,晴空萬裏,你才會豁然開朗地領悟“小舍小得,大舍大得,不舍不得”的真諦。
閉上生氣的嘴,張開爭氣的眼
俗話說:不蒸(爭)饅頭爭口氣。人們在這句話的鼓舞下,為了自己的尊嚴與麵子,為了別人的無心之言而怒火中燒,非要與之爭出個長短不可;有人為了顯示自己的強悍,非要與情敵拚個你死我活;還有人為了讓人看得起,非要挑戰不可能之事……
如此看來,所謂的“爭氣”不過是生氣而已,與其原本的意思存在著一定的偏差,並非所有的“氣”都值得生:哪些氣應該生,哪些氣應該咽下去,除了要仔細衡量外,還需考慮現實的情況,如果為了麵子問題生氣而丟掉此後的前程,自然是得不償失的。適當的時候,放下自傲的心理,讓自己彎曲一下,也不失為一種巧妙的戰略。
南北朝時的高洋就是一個懂得適時彎曲的人。高洋在尚未稱帝時,政權在其兄長高澄的手裏。高洋的妻子十分美豔,高澄很嫉妒,而且心裏很是不平。高洋為了不被高澄猜忌,裝出一副樸誠木訥的樣子,還時常拖著鼻涕傻笑。高澄因此將他視為癡物,從此不再猜忌高洋。
高澄時常調戲高洋的妻子,高洋也假裝不知。後來高澄被手下刺殺,高洋為丞相,都督中外諸軍。朝中大臣素來輕視高洋,而這時高洋大會文武,談笑風生,與昔日判若兩人,頓時令四座皆驚,從此再不敢藐視。高洋篡位後,初政清明,簡靜寬和,任人以才,馭下以法,內外肅然。
當時西魏大丞相宇文泰聽到高洋篡位,借興義師的名義,進攻北齊。高洋親自督兵出戰,宇文泰見北齊軍容嚴盛,不禁歎息道:“高歡有這樣的兒子,雖死無憾了!”於是引軍西還。
在今天的現實生活中,已不存在這種不忍讓就會動輒丟性命的屈伸之道了,但適時彎曲是必須之策。彎曲時更容易看清彼此更多的東西,更有利於溝通和進步。
一個名叫拉升·彼德的男士在海軍服役兩年後,回到了美國首都華盛頓,之前服務的那家廣播公司正等待他繼續去做播音工作,但是換了個新上司。由於某種原因,這位新上司好像不大願意接受他。
他憋著勁兒要在各個方麵和他的上司比個高低,於是他冷靜、謹慎地工作著。新上司對他主持的節目時間重新安排以後,他按捺不住了。他一直是和老搭檔主持某個喜劇節目的,而新安排的時間差得不能再差了——將近午夜。
他怒火中燒,準備和上司幹一場,但是為了飯碗他還是忍了下來。搭檔和他接受了這個倒黴的時間安排,兢兢業業地工作著,三年後,這個節目成為華盛頓首屈一指的節目。
一天,新上司主動邀他參加電台的聚會,這次是躲不掉了。晚會上,他遇到了上司的未婚妻。她是個聰穎、活潑、務實的姑娘。像她這樣的姑娘怎能喜歡一個沒有什麼可取之處的人呢?通過上司的未婚妻,他對上司的人格品行的看法有了轉變。
隨著時間的流逝,他的態度轉變了——上司的態度也變了。後來,他們成了好朋友。他仍在全國廣播公司工作,並在全國一檔著名的電視節目中主持氣象預報。
高洋與彼德都是有心機之人,他們明白:己不如人時,當麵翻臉、發泄怒火隻會自取滅亡,懂得適時彎曲、暗中發力才是求勝之道,韓信甘受胯下之辱便是最佳的典範。當遭遇別人的欺辱時,是生氣對自己有利,還是忍下這口氣對自己更有利?是翻臉對自己有利,還是適時彎曲對自己更有利?這是不言自明的。在彎曲時不忘積極進取,最後一鳴驚人,顯示出強者的實力,自然會贏得別人的尊重。
耐得住寂寞才有大成功
“成就大業者在其創業初期,都是能耐得住寂寞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門捷列夫的化學元素周期表的誕生,居裏夫人的鐳元素的發現,陳景潤在哥德巴赫猜想中摘取的桂冠等,都是他們在寂寞、單調中紮紮實實做學問、在反反複複的冷靜思索和數次實踐中獲得的成就。
每個人一生中的際遇肯定不會相同,然而隻要你耐得住寂寞,不斷充實、完善自己,當際遇向你招手時,你就能很好地把握,獲得成功。有“馬班郵路上的忠誠信使”稱號的王順友就是這樣一個甘於寂寞、耐得住寂寞的人。
王順友,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木裏藏族自治縣郵政局投遞員,全國勞模,2007 年“全國道德模範”的獲得者。他一直從事著一個人、一匹馬、一條路的艱苦而平凡的鄉郵工作。郵路往返裏程 360 公裏,月投遞兩班,一個班期為 14 天,22 年來,他送郵行程達 26 萬多公裏,相當於走了 21 個二萬五千裏長征,相當於圍繞地球轉了 6 圈!
王順友擔負的馬班郵路,山高路險,氣候惡劣,一天要經過幾個氣候帶。他經常露宿荒山岩洞、亂石叢林,經曆了被野獸襲擊、意外受傷乃至腸子被騾馬踢破等艱難困苦。他常年奔波在漫漫郵路上,一年中有 330 天左右的時間在大山中度過,無法照顧多病的妻子和年幼的兒女,卻沒有向組織提出過任何要求。
為了排遣郵路上的寂寞和孤獨,娛樂身心,他自編自唱山歌,其間不乏精品,像“為人民服務不算苦,再苦再累都幸福”,等等。為了能把信件及時送到群眾手中,他寧願在風雨中多走山路,改道繞行以方便沿途群眾。他還熱心為農民群眾傳遞科技信息、致富信息,購買優良種子。為了給群眾捎去生產生活用品,王順友甘願繞路、貼錢、吃苦,受到群眾的交口稱讚。
20 餘年來,王順友沒有延誤過一個班期,沒有丟失過一個郵件,沒有丟失過一份報刊,投遞準確率達到 100%,為中國郵政的普遍服務作出了最好的詮釋。
王順友是成功的,因為他耐住了寂寞,戰勝了自己。耐得住寂寞,是所有成就事業者共同遵循的一個原則。它以踏實、厚重、沉思的姿態作為特征,以一種嚴謹、嚴肅、嚴峻的表象,追求著一種人生的目標。當這種目標價值得以實現時,仍不喜形於色,而是以更寂寞的人生態度去探求實現另一奮鬥目標的途徑。而浮躁的人生是與之相悖的,它以曆來不甘寂寞和一味追趕時髦為特征,有著一種強烈的功利主義驅使。浮躁的向往,浮躁的追逐,隻能產出浮躁的果實。這果實的表麵或許是絢麗多彩的,卻並不具有實用價值和交換價值。
耐得住寂寞是一種難得的品質,不是與生俱來的,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它需要長期的艱苦磨煉和凝重的自我修養、完善。耐得住寂寞是一種有價值、有意義的積累,而耐不住寂寞是對寶貴人生的揮霍。
一個人的生活中總會有這樣、那樣的挫折,會有這樣、那樣的機遇,隻要你有一顆耐得住寂寞的心,用心去對待、去守望,成功就一定會屬於你。
朋友可廣交,不可濫交
朋友多了路好走,但是濫交朋友等於自找麻煩,所以朋友可以廣交而不可濫交。
哲人霍姆曾經說過:“為朋友死並不難,難在有一個值得為之而死的朋友。”人不能沒有朋友,但是,芸芸眾生選誰為友,需要慎重選擇。一個擁有真正朋友的人,比億萬富翁更富有——即使多的金錢也不能改變這一事實。這是一個發生在越南的故事。
幾發迫擊炮彈落在一所由傳教士創辦的孤兒院裏。傳教士和兩名兒童當場被炸死,還有幾名兒童受傷,其中有一個小姑娘,大約 8 歲。一名醫生和護士帶著救護用品趕到。經過查看,這個小姑娘的傷最嚴重,如果不立刻搶救,她就會因為休克和流血過多而死去。輸血迫在眉睫,但得有一個與她血型相同的獻血者。經過驗血醫生發現,幾名未受傷的孤兒可以給她輸血。
醫生用摻和著英語的越南語,護士講著相當於高中水平的法語,加上臨時編出來的大量手勢,竭力想讓這些幼小而驚恐的聽眾知道,如果他們不能補足這個小姑娘失去的血,她一定會死去。他們詢問是否有人願意獻血。一陣沉默代替了回答。每個人都睜大了眼睛迷惑地望著他們。過了一會兒,一隻小手緩慢而顫抖地舉了起來,但忽然又放下了,然後又一次舉起來。
“噢,謝謝你。”護士用法語說,“你叫什麼名字?”“恒。”小男孩很快躺在草墊上。他的胳膊被酒精擦拭以後,一根針紮進他的血管。輸血過程中,恒一動不動,一句話也不說。過了一會兒,他忽然抽泣了一下,全身顫抖,並迅速用一隻手捂住了臉。“疼嗎?恒?”醫生問道。恒搖搖頭,但一會兒,他又開始嗚咽,並再一次試圖用手掩蓋他的痛苦。醫生問他是否針刺痛了他,他又搖了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