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況下,人們由於主觀的原因和客觀條件等原因,會在追求幸福的路途上遭遇各種挫折,也就是說,造成挫折的原因是多方麵的,既有主觀思維方法、知識結構、所受的教育等方麵的原因,又有客觀環境條件方麵的原因。我們對此必須有充分的認識。認真地分析和對待它,並從而戰勝它,這是獲得幸福的重要保證。
鑒真東渡日本的故事相信大家並不陌生。這個事例更形象地說明了造成挫折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公元743年,鑒真第一次東渡,正準備從揚州揚帆出海時,不料被人誣告與海盜串通,東渡未能實現。同年年底,鑒真和同船856人第二次東渡。剛一出海,就遇到了狂風惡浪,船隻被擊破,船上水沒人腰,這次東渡又告失敗。鑒真修好船後,到了浙江沿海,又遇到狂風惡浪,船隻觸礁沉沒,人雖上岸,但水米皆無,他們忍饑挨餓好幾天,才被搭救出來,第三次東渡又遇挫折。第四次東渡因人阻攔,也未成功。遭受挫折最為慘重的是第五次東渡。公元748年,鑒真一行345人又從揚州乘船東渡,船入深海不久,就遇上特大台風,船隻受風吹浪湧漂到浙江舟山群島附近。停泊三個星期後,鑒真再度入海,不料又誤入海流。這時,風急浪高,水黑如墨,船隻猶如一片竹葉,忽兒被拋上小山高的浪尖,忽兒陷入幾丈深的波穀。這樣漂了七八天,船上的淡水用完了,每天隻靠嚼點幹糧充饑。在幹渴難忍時就喝點海水,這樣苦熬了半個多月,最後飄到了海南島最南端崖縣,才僥幸上了岸。他們跋涉千裏,曆盡千辛萬苦才又回到了揚州。在路上幾經磨難,63歲的鑒真身染重病,以致雙目失明。即使是在這樣的情況之下,鑒真東渡日本的決心絲毫未動,仍為第六次的東渡作準備,後來終於獲得了成功。
造成挫折的原因很多。人為因素、客觀條件都是造成挫折的原因。要想避免或減少挫折,必須在認真分析原因的基礎上,一方麵選擇和利用好的客觀環境和條件避開不利的因素,另一方麵,要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作用,充實、提高和增強自己的自身素質,這樣才能在將來的事業中取得成功。
遭遇挫折在所難免的,重要的不是絕對避免挫折,而是要在挫折麵前采取積極進取的態度。
挫折乃至失敗其實並不可怕。可怕的是遇到挫折失敗就失望,就放棄追求。這時必須采取積極的態度,以應付遇到的意料之中或意想不到的挫折,但決不能因此而放棄對幸福的追求。聰明的做法應當是,審視自己所受的挫折甚至失敗,使挫折成為成功的階梯。愛迪生就曾說過,失敗也是我所需要的,它和成功對我一樣有價值。隻有在我知道一切不好的方法以後,我才知道做好一件工作的正確方法是什麼。
在我們實現自己幸福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一些挫折,隻有采取積極進取的態度,吸取值得記取的教訓,克服了困難,戰勝挫折,才能獲得成功。或許,由於多種複雜的原因,有些人一直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最終將一事無成。他的人生將成為一場悲劇,但是隻要盡到了自己的最大努力,他就會自豪地說,在事業中,我盡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我的生命是有意義的。正如文天祥在屢次戰敗後所詠的那樣,“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漢青。”這種悲壯的幸福感,是更加深刻動人的。
我們在麵對困難時,擔心失敗,害怕出醜,是不是必要的謹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