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點風采:
李荷馬出生於1876年。他天生駝背,體重輕,身高很低,先天條件沒有阻止他的夢想。他從小就渴望成為一位軍事巨人。能夠在戰場上有所作為。他讀軍事名著。後來他進入西點軍校學習,在這裏他如饑似渴的接受著正規軍事教育,但由於他的身體條件,他無法完成軍事訓練,所以沒等畢業便離開了學校,後他又進入斯坦福大學繼續深造。
人之所以行,是因為相信行
“你能行,是因為相信你行”,是西點軍校傳授給每位學員的理念。它強化的是每一位學員積極動腦,想盡一切辦法,付出艱辛的努力去完成任何一項任務,而不是為沒有完成任務去尋找托辭。
據說西點軍校和美國陸軍不管遇到什麼事、什麼任務都隻有一個口號和一個態度,那就是“We can do it”(我們肯定能完成它)。
一次西點軍校學員的軍事演習正在進行。一位指揮官的吉普車陷進了泥裏,他看見附近幾個學員正懶洋洋的坐在地上,便叫他們來幫忙。
“很抱歉,先生,我們已經陣亡了,什麼也不能幹。”
指揮官轉向他的司機:“衛兵!趕快從這些死屍裏找兩具出來填到輪子底下,好讓我們快點上路。”
他的車很快就被推了出來。
但凡西點軍校和其他學校有任何體育競賽,全校上下一律同仇敵愾,從來沒有人敢說西點軍校隊要在某時某地與某某隊比賽,而是一律宣稱“西點軍校隊將要在某時某地打敗某某隊”。連失敗的任何可能性,都從語言裏剔除掉了。西點人相信,“沒有辦法”或“不可能”使事情劃上句號,“沒有什麼不可能”則使事情有突破的可能。
北京大學國際MBA美方院長楊壯,曾訪問一個退休的西點將軍,問了他這樣一個問題:“一生當中,最讓你感到沮喪的事是什麼?”老將軍思索了長達10秒鍾,然後堅定地說:“沒有,我從來都蔑視任何挑戰。”
每一個從西點走出來的人,自信都來自於實實在在的“四年的苦日子生涯”,來自於百折不撓地完成許多“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西點軍校教官 約翰·哈利在教導學生的時候說,“沒有辦法”或“不可能”使事情畫上句號,“總有辦法”則使事情有突破的可能。
但凡成功者都很自信,他們都相信自己能行,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難,他們都勇往直前,因為他們相信自己,他們把“不可能”拋開腦後,讓自信開道,走出自己的輝煌人生。
永遠也不要消極地認定什麼事情是不可能的,首先你要認為你能,再去嚐試、再嚐試,要知道,世上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要相信自己能行,才能有成功的機會,如果連自己都膽怯,麵對困難就猶豫不前,那麼成功將永不屬於你。
在每一個男孩成長的過程中,都會麵對挫折,隻有自強者才能戰勝困難、超越自我。而如果一味地想著等待別人來幫忙,隻能落得失敗的下場。遭遇不順利的事情時,坐等他人的幫助是一種極其愚蠢的做法,隻有靠自己的努力,經常告訴自己“相信我能行”這樣才能解決問題,向困難說一聲“我能行”。
西點寄語:
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再冷的石頭坐上三年也是會熱的,關鍵在於你相信石頭會熱,然後再堅持去做,石頭自然會是熱的。這裏有很重要的兩點:相信和堅持。如果你隻是相信能而不堅持去做,那麼這句話就失去了它的意義了。很多人知道做什麼事是正確的、是能夠做到的、是會成功的,但真正堅持下去的沒幾個。堅定自己的信念,持之以恒不放棄,你就會進步、會成長、會成功。
西點風采:
黑格,美國軍人、政治家,1924年12月2日出生於賓夕法尼亞州費城,1947年畢業於西點軍校,後在美國軍隊中服役。曾任美國白宮辦公廳主任和美國國務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