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點軍校教官魯斯對學生這樣說:“沒有辦法或不可能對你沒有任何好處,它隻能使事情畫上句號,所以請馬上刪除這樣的想法。無論遇到什麼事情,總有一種最合適的辦法。它使事情有突破的可能,你應該把它加入到你的大腦中。”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不可能”的事,隻有你不願意做的事。隻要你堅持並全力以赴的去做,就沒有不可能。
讓生命擁有一切可能
你的成就大小,往往不會超出你自信心的大小。
西點人的偶像拿破侖指著地圖上一條小路問:“如果通過這條路直接穿過去有沒有可能”時,那些探尋過的工程師們吞吞吐吐地回答:“可能行的……還是存在一定可能性的。”“那就前進吧。”身材不高的拿破侖堅定地說,絲毫沒有因為工程師的弦外之音而動搖。誰都知道穿過那條道路的難度有多大,在此之前還沒有人能夠征服這座天然的屏障。
當英國人和奧地利人聽到拿破侖想要跨過阿爾卑斯山的消息時,都輕蔑地報以無聲地冷笑:“那是一個從未有過任何車輪碾過,也從未有過車輪能夠從那碾過的地方。更何況他還率領著7萬人的軍隊,拉著笨重的大炮,帶著成噸的炮彈和裝備,還有大量的戰備物資和彈藥呢?”然而就當被困的馬塞納將軍在熱那亞陷於疾困交加的境地時,拿破侖的軍隊猶如天兵一樣出現了。一向認為勝利在望的奧地利人不禁目瞪口呆,軍心大亂,他們幾乎不敢相信,眼前這個不到1.60米的小個子竟然征服了高不可攀的山峰。
“沒有什麼不可能”,這是西點人的名言。西點軍校教官魯斯對學生這樣說:“沒有辦法或不可能對你沒有任何好處,它隻能使事情畫上句號,所以請馬上刪除這樣的想法。無論遇到什麼事情,總有一種最合適的辦法。它使事情有突破的可能,你應該把它加入到你的大腦中。”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盟軍發動了一次進攻,當時的盟軍統帥艾森豪威爾正在萊茵河附近散步,他遇到了一位看上去心事重重的上尉。
“你有什麼心事嗎?”艾森豪威爾將軍問道。
“將軍,”那年輕人回答,“我心情很糟糕。”
“是你的士兵讓你心煩嗎?”艾森豪威爾將軍問道。
“不是的,將軍,是我的長官,他讓我率領少得可憐的士兵執行一個艱巨的任務。我認為這不大可能。”
聽到這裏,艾森豪威爾將軍忍不住給這位年輕的上尉講述了自己的經曆:“當年,我曾率領不到百名士兵攻占敵人的軍事重地。在出發前,我也曾經疑慮重重,覺得根本沒有可能攻下來。於是,我向長官解釋敵人的地形,我軍的劣勢……但我的長官隻說了一句話,‘沒有什麼不可能’。所以,我隻能帶著軍隊出發了,在激戰中,我軍馬上就要被擊垮了,但我始終記得長官的那句話,最後以不可思議的頑強戰鬥完成了任務。”
每個人的內心始終存在著兩股力量,其中一股是:“我天生是來做偉人的,我應該什麼都可以做到”;另一股力量卻時時在打擊我們:“你辦不到!”兩股力量的鬥爭在遇到困境與失敗時會變得更加激烈。其實,我們每個人最大的敵人就是自我懷疑和畏懼失敗。
男孩們,我們要知道,有的時候,某方麵的缺陷未必是劣勢。隻要善加利用,或者揚長避短,劣勢也會轉化成優勢,不可能的事情也能成為可能。隻要敢於蔑視困難、把問題踩在腳下,最終你會發現,所有的“不可能”,都會變為“可能”!
有位名人說過:“這世界現在進步得太快了,如果有人說某件事不可能做到,他的話通常很快就會被推翻,因為很可能另一個人已經做到了。在信心和勇氣之下,隻要我們認為可以做到,就可以以科學的方法推翻‘不可能’,就可能做成任何我們想做的事情。”隻要我們有足夠的意誌力、足夠的頭腦和足夠的信心,幾乎任何事情都可以做到。不是不可能,隻是暫時沒有找到方法。不要給自己太多的框框,不要總是“自我設限”,應該將注意的焦點集中在找方法上,而不是找借口。
西點寄語:
“不可能”隻是失敗者心中的禁錮,態度積極的人,從不將“不可能”當一回事。在積極者的眼中,永遠沒有“不可能”,而隻有“不,可能”。積極者用他們的意誌和行動,證明了“不,可能”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