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年2月中旬,麥克阿瑟率彩虹師開進洛林南部呂內維爾防區的塹壕中。2月26日,他一身喬裝打扮,手提馬鞭,臉上塗泥,未報告師長就隨法國人的突擊隊去襲擊德軍陣地。在異常激烈且殘酷的戰鬥中,最後大約有600名德國人被俘,其中有一名德軍上校是麥克阿瑟用馬鞭擊中擒獲的。
提起麥克阿瑟非同一般的勇氣,他的師長這樣說道:“在英雄主義和勇敢行為非常普遍的地方,他的勇敢是很傑出的。”有一次敵軍進行炮擊,他鎮靜地坐在指揮所裏無動於衷,他身邊的參謀人員都為他捏著一把汗,他卻對他們說:“整個德國還沒造出一發能打死麥克阿瑟的炮彈。”
當麥克阿瑟就要卸任師參謀長去任旅長的時候,彩虹師師部的參謀們給了他一個永久的紀念,那枚金質煙盒上刻著:“給勇者中的最勇者。”這個銘文可能是美軍參謀軍官們曆史上獨一無二的:
幾小時後巴頓寫信給他的妻子說:“我正好行進在一個旅的陣地上。他們都臥倒在彈坑裏,但麥克阿瑟將軍沒有,他站在一個小高地上……我走過去,一陣炮火向我們襲來……我想兩個人都想離開但又不肯開口,於是我們就等著炮火向我們撲來。”當一發炮彈在他們身邊爆炸,塵土撲麵而來時,巴頓直直地站著,但向後退了一步。“別害怕,上校,”麥克阿瑟幽默地說,“你是聽不到打中你的那發炮彈的。”這一天麥克阿瑟在戰場上的表現使他贏得了第5枚銀星勳章和巴頓永久的尊敬。他告訴他的家人說麥克阿瑟是“我見過的最勇敢的人。”
勇敢是信心的朋友,恐懼是信心的死敵。如果麵對成功的時候心存太多的恐懼和忐忑,很容易與成功擦肩而過。特別是經曆過失敗之後給我們留下的沉重陰影,更是容易在潛意識裏牽引著我們不知不覺的重複著失敗的老路。
而恐懼能極大地削弱人的能力。它往往會破壞人的思維能力,它也往往會毀滅一個人的創造性、激情和自信。恐懼能對一個人的所有思想、情緒和各種努力產生不良的影響,恐懼還會破壞人的抱負和成就。
失敗的人不一定懦弱,而懦弱的人卻常常失敗。這是因為,懦弱的人害怕有壓力的狀態,因而他們害怕競爭。在對手或困難麵前,他們往往不善於堅持,而選擇回避或屈服。
懦弱通常是恐懼的遊伴。懦弱帶來恐懼,恐懼加強懦弱。它們都束縛了人的心靈和手腳。恐懼的字眼和言語,卻常常將我們所恐懼的東西招致身邊。
最壞的一種恐懼,就是常常預感著某種不祥之事的來臨。這種不祥的預感,會籠罩著一個人的生命,像雲霧籠罩著爆發之前的火山一樣。世界上沒有永遠的成功者,也沒有永遠的失敗者。有人畏縮,得到的也會失去;有人勇敢,失去的也會得到。隻要不斷嚐試、不斷磨礪,我們就一定能戰勝恐懼。隻要告別恐懼,勇敢地朝前走,別人能做到的我們也能做到。畏懼是人生路上一道深深的壕溝,跨過去你就擁有了出路和希望。
所以,男孩們,我們不要做懦弱的人,要做一個勇敢的人,做一個麵對恐懼仍然勇往直前的人。
西點寄語:
恐懼無異於在人的頭腦中引發了一場思想的浩劫,使人臆想各種各樣不祥的事情。而信心則是治愈恐懼的一劑良藥,因為恐懼隻看到黑暗和陰影,而信心則能看到雲朵邊緣的陽光和雲層背後的太陽。恐懼向下看,總是往最壞的方麵想;而信心則往上看,總是往最好的方麵想。恐懼使人悲觀,而信心使人樂觀。恐懼總是預測會失敗,而信心總是預測會成功。心中充滿信心的人不可能擔心貧窮,害怕失敗,也不可能產生懷疑。而懷疑往往是所有災難中最大的災難。
西點風采:
美國西點軍校是美國曆史最為悠久的軍事學院,它曾與英國桑赫斯特皇家軍事學院、俄羅斯伏龍芝軍事學院以及中國黃埔軍校並稱世界“四大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