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功的道路上,人們隨時會碰到失敗和挫折以及生活中的困難和不幸。人生之路,不如意事常八九,一帆風順者少,曲折坎坷者多,成功是由無數次失敗構成的,成功是勇敢者的遊戲。在追求成功的過程中,我們需要正確麵對失敗。勇敢的自我超越。
成功,是勇敢者的遊戲
西點軍校有一句名言:“合理的要求是訓練,不合理的要求是磨練。”無論是怎麼嚴苛的訓練,在西點人眼裏都是“勇敢者的遊戲”,隻有憑借勇氣才能克服這些考驗。
在培養勇氣方麵,西點有它獨特的方法。教官知道學員有一種理性克服恐懼的方法,教官會故意加重學員的焦慮。沒有恐懼,勇氣是培養不出來的。如果你不能忍受而選擇逃避或是放棄,你就是一個逃兵,一個膽小鬼,你必須選擇離開。因為西點需要勇者和榮譽,不需要逃兵,世界從來都隻能無畏的人讓路。
他們通過一係列軍事訓練、體育活動,包括驚險的“生存滑降”等,不斷激發學員的內在勇敢,使他們能夠在戰爭需要的緊急關頭,無所畏懼地衝上去。同時,在文化教育過程中,西點著重智力開發、思維訓練,不斷提高學員認識問題的層次,使他們在有膽中有識,在有識中增膽。
在查塔努加之戰中,麥克阿瑟所在團奉命向一座陡峭的高地發起衝鋒,因受到猛烈火力的壓製而潰退下來。副官麥克阿瑟中尉深知被壓在高地上進退維穀,十分危險,隻有占領高地,才能保存自己。於是,他帶領3名掌旗兵突然出現在山坡上,揮旗挺進。第一個士兵倒下了,第二個、第三個士兵也倒下了,這時,麥克阿瑟毫不畏懼地從倒下的士兵手中接過軍旗繼續前 進,並高聲呐喊:“衝啊!威斯康星!”部隊如夢初醒,怒吼著衝上高地。
勝利了,麥克阿瑟卻精疲力竭地倒在地上,煙塵滿麵,血染征衣。司令官謝裏登奔上山頂,一把抱起這位年輕的副官, 哽咽著對士兵說:“要好好照顧他,他的實際行動真正無愧於任 何榮譽勳章。”
看上去,麥克阿瑟在逞血氣之勇,實際恰恰相反。他很清楚,被壓製的火力之下,敵人的援軍一到他們誰也別想活,衝上去奪取陣地,搶到先機就能立於不敗之地。犧牲難免,但這犧牲是必要的,值得的,也是必須的選擇。因此,他成了團裏的英雄,一年之內連續得到晉升,成為該軍中最年輕的團長和上校。此時,他年僅19歲,從“娃娃副官”變成了“娃娃上校”。
男孩們,隻有那些不畏懼失敗和挫折,化不利為動力,能夠在戰勝困難和不幸中錘煉意誌的人,才能有所作為,成就事業。
男孩們,我們應該知道,要想摘一朵冰雪中的雪蓮,就要有爬上高山不怕嚴寒的勇氣。生活就需要勇氣,因為在成功的後麵就是失敗,而在麵對失敗的時就需要勇氣的大力支持,從失敗的廢墟上站起來,麵對下一個可能的再失敗。人的一生都是由許多的失敗和不如意組成的,我們需要的是跨越和站起來,更重要的是戰勝自己的麵子,不因失敗的羞恥而裹足不前。
西點寄語:
西點《學員禱詞》中有一句話:“竭力鞭策我們在生活急流中勇進。”這是對上帝的請求,也是對人生的標示。西點的用意在於,培養學員永遠進取、永不畏懼,挑戰一切別人看起來不可能的事情,為國家和民族多做貢獻的品格。
西點風采:
1843年,美國國會以法律形式對西點軍校的學員選拔做出了明確規定。開始每個眾議員選區可以推薦1名學員,總統可以推薦10名。經過百多年的不斷修改和完善,現在西點的學員選拔已經形成一套完備的製度。
按美國法律規定,隻有下列人員和機構才有權推薦,他們是:總統、副總統、國會參眾兩院議員、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駐國會代表,維爾京群島、關島、波多黎各島和美屬南太平洋薩摩亞群島的總督和陸軍部。
不正麵迎向恐懼,就得一生躲著它
西點軍校出來的人,大都非常自信,除了出身西點的榮耀讓他們自信之外,他們更相信自信的力量。
在麵對信心的死敵——恐懼的時候,西點軍校著名校友、國際銀行主席奧姆斯特德說:“不正麵迎向恐懼,就得一生一世躲著它。”隻有直麵恐懼,才不會心有恐懼。
“西點軍校史上最英俊的學員”麥克阿瑟就是一個非常沒有畏懼心理的人,在把德軍從奧爾克河趕走的過程中,他在雨夜裏身穿大衣、頭戴鋼盔衝在84旅的前頭,以這種方式帶兵作戰的將軍大概隻有他一人,別人已經不這麼做了。在一次執行任務的過程中,他遭到兩名遊擊隊員的襲擊,其中一顆子彈掀掉了他的軍帽,他拔槍還擊,當場打死了這兩名遊擊隊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