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才操縱訓練
(一)說話要委婉
你去過山區嗎?,山裏人走的路,有兩條,一條是靠他們的兩隻飽經磨煉的腳板走出來的,那是曲曲彎彎的羊腸小路;一條是人工開鑿出來的;可以行駛汽車的盤山公路。無論是哪一條路,隻要是山裏的,都具有這樣的特點:其一,它們不可能是直的,險峻的山勢讓人們在它的麵前也不得不低下高昂的頭顱,去尋找一條方便的途徑,哪裏方便,便往哪裏走;其二,它們總是彎的。汽車之所以能夠從山腳爬上山頂,除了它自身的動力作用外,再就是盤山公路的幫忙了。從山腳到山頂那坡度多麼大?盤山公路的好處就在於盡最大可能地減緩坡度。這樣一來,路程雖然遠了些,卻能使你達到目的。你若開著車直線往上衝,達不到目的且不說,弄不好還落個人仰馬翻。再說,隻有腦袋有問題的莽漢才會去做此等傻事。
這隻是一個特別簡單的生活常識,誰都明白的道理。可在現實生活中,在人與人的交往中,即使我們明白了人文社會的這一簡單道理,卻不明白由此而及彼這一道理的,還是大有人在的。
這並不奇怪,因為人類的趨甜避苦的共同心態告訴我們,凡人都想走捷徑,都明白直線與曲線的距離長短。他們不知道,人生的坦途和捷徑從來就是沒有的,即使有也隻是相對的。
在人際交往語言中,心直口快,被人們公認為一種率直的品德。這種品德究竟是好,還是壞,就大有討論的必要了。
我們應該承認,在一些情況下,心直口快的確是一種良好的品德。比如,好朋友有了缺點和錯誤,在他還沒意識到的情況下,為了不使他陷得更深,走得更遠,直截了當地指出其症結,使其盡快回到正確的道路上來,這就很有必要的;又如,當朋友或熟人有困難需要幫助時,我們剛好又具備幫助的條件,於是不假思索地主動提出來給予幫助;再如,戰場上,某一難攻的據點久攻不下,我們主動向指揮員請纓,勇挑重擔,去拿下據點,等等。在上述諸種情況下,心直口快,就是一種優秀的品德。
但是,若換了另外一些場合,若以心直口快自居,就大成問題了。
中國有句諺語:“與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這就是說,跟那些具有口才的人交談,可以幫助你增加知識和修養,激發你的創造潛力並增進你與朋友之間的感情。
從某種意義上說,人與人之間的相處,首先是從交談開始的。一個人的才幹要被人認識,要被人了解,就必須與人交談,有時甚至還必須“毛遂自薦”,向對方顯示自己的才幹。如果不借助口才,很難想像那結果又將如何。
鋼鐵大王卡耐基曾經說過一個很生動的例子。他說,美國費城有一位青年為謀取職業,成天徘徊在費城的大街上,總幻想有哪位富人能發現他的“存在”,然而,不管他作出怎樣引人注目的舉動,都毫無結果,有一天,他突然記起歐·亨利的一句話:“在‘存在’這個無味的麵團中加入一些‘談話’的葡萄幹吧。於是,他突然闖進著名富翁賈鮑爾·吉勃斯先生的辦公室,請求吉勃斯先生犧牲哪怕僅僅一分鍾來見見他,並容許他講一兩句。吉勃斯先生破例接見了他。起初,吉勃斯隻想與他談一兩句,然後將他打發了事的,沒想到兩人越談越投機,一直談了一個小時。結果,吉勃斯先生替這個窮愁潦倒的青年很快找到了一份工作。
事實上,口才也絕不是許多人所認為的那樣,隻是耍耍嘴皮子,它實際上是一個人的一種綜合能力的體現。一個善於表達的人,必是個具有敏銳觀察力、能深刻認識事物的人,隻有這樣,他說出來的話才能既生動又準確地反映事物的本質。此外,他還必須具有嚴密的思維能力,懂得分析、判斷和推理,使自己說出來的話有條有理,滴水不漏。最後,有口才的人還必須有流暢的表達能力,豐富的詞彙,淵博的知識等。正因為如此,所以有人說:口才是學識的標尺。
人們交往日益頻繁。因此,口才也越來越顯得重要。我們常常看見,相好的朋友在一起,為某個問題而展開討論,口才好的人,往往很容易成為“領袖”,受到眾人的推崇,因此,他的朋友就自然要比別人多得多。
(二)語言能力的訓練
專家學者調查說明,缺乏語言訓練與受過良好語言訓練,具有天壤之別的關係。麵對同一件事,沒受過語言訓練者的表述,有可能是語無倫次的、雜亂無章的,即使說上一大堆話,也隻會是廢話一堆,若是受過良好語言訓練的人,他可能隻須很少的語句,就會十分簡練、完整且合乎邏輯地抓住主要情節和情節之間的關係,將事件表述出來。兩者之間,差別之大,不由得不引起我們對口才訓練的重視。
在著手訓練自己的講話能力之前,不妨自己對自己先做個摸底。我們不妨問問自己——
1.是不是見了別人,覺得無話可說?或隻對一部分人才有話說?
2.是不是很難找到一個使說、聽雙方都很有興趣的話題?
3.能否將自己所談的意思,用各種不同的方式去表達,以滿足不同場合、不同對象的需要?在遇到別人的反駁時,是否一再重複說過的老話?
4.能否調動別人與你談話的興趣?
5.能否使談話順利而不致中斷?又不會被人認為“固執”?
6.改變話題是否自然、巧妙?
7.能否根據對方的態度,及時調整良己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