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閨閣千金偏要行商(1 / 3)

秦寶珠沒有拐彎抹角,她直接便說道:“女兒看娘這幾日愁眉不展的,心裏擔心得很。”

常順娘歎氣道:“姐兒真真是娘的貼心小棉襖。其實也並非什麼大事,姐兒不用擔心娘。”

“可是,娘,我讓豆沙在府裏打聽了一下,娘很為家裏頭的銀錢發愁。所以我想了幾日,找出一個法子可解娘的燃眉之急,但不知能否可行。”

常順娘甚為詫異:“這事情難道在府裏傳開了?”

“娘又沒有刻意隱瞞,隻要有心,又哪能不知道?不過恰好,女兒隻是不多的有心人中之一個而已,娘請放心好了。”

常順娘有些猶豫,她是聽說以前秦寶珠曾經在外頭做過些小生意,似乎還做得不錯。但她接女兒回來,又哪裏願意讓她小小年紀便操勞。更何況,這府裏的吃穿用度所需的銀錢可比那些小打小鬧的生意龐大得多,秦寶珠也未必能真有什麼好的法子。

秦寶珠看出她的心思,遊說道:“娘,女兒也是想為您分憂而已,這個法子就聽聽又何妨。若是娘覺得好,自然是皆大歡喜;若是覺得不好,也不礙事的。”

常順娘一想,那倒也是,賺錢的法子她是不抱什麼希望,但女兒的一片孝心才是她最看重的。“那寶姐兒給娘說說,到底是什麼樣的法子?”

“女兒聽說宋叔叔再不久就要出洋了,聽說他年輕時家中甚為貧困,就是因為跑船才發的家。上回女兒在宋叔叔家也看到,他家如今比之我們幾代在京中經營的秦家還要殷實,可想而知這出洋得利能有多大!所以,娘親看看家中有多少可動用的銀子,全取出來也跟著入一下份子,或者進些海外諸國賣得好的貨物運出去,到時候請宋叔叔幫幫忙再進一些新奇的貨回來,放到咱們家鋪子售賣。咱們也不求日賺鬥金,但女兒覺得幫補一下府裏,也是不成問題的。此事娘親不妨跟茅嬸娘探探口風,或者請爹爹與宋叔叔提一提。”若是兩家相交泛泛,此事斷不能成,別人家拚死拚活冒著生命危險去跑船,也不是為了你方便的。但秦寶珠看宋三和與她爹爹秦持重似乎交情匪淺,倘若能厚著臉皮提一提,興許就能成了。隻不過這似乎有些坐享其成,不太厚道而已。

突然的,她又想到了這一點的應對之道,便繼續道:“有句俗話說,親兄弟明算賬。咱們借了宋叔叔的船與人,從賣貨所得勻出些錢來,算是中人費也好,旁的什麼也罷,雖則不多,但也算買個安心和長久的搭夥。”

常順娘聽得秦寶珠這一番話,眼睛一亮,她以前怎麼從未想過此節呢!宋三和有多富裕,她比秦寶珠更清楚,這出洋做生意確實是一本萬利,也不知有多少人眼紅,但如宋三和般有膽量有見識的就少了。可這麼便宜的事,人家能答應嗎?常順娘的眼神瞬間又黯淡下去了,沉吟道:“寶姐兒此法甚好,隻是涉及許多事,讓娘想一想吧。”

秦寶珠也知她的顧慮,便沒再勸說。此事若能成,再好不過,若是不能成,她就算不吃不喝,也要幫常順娘解決府中這個大問題。

在府裏靜候了幾日,卻不見任何消息,平日裏去榴園請安時,常順娘也沒再提這事,秦寶珠不免有些焦急。難道宋三和不答應?這也怪不得別人,這麼大一杯羹,誰願意讓別人來分薄了。秦寶珠推開眼前的字帖,扔下手中的筆,心裏七上八下,連練字都靜不下心來,寫得太醜了。

“豆沙。”她輕喚一聲,伺候在外頭的豆沙立即推門進來——秦寶珠練字時喜安靜,從不讓人在近前伺候。“這都入秋了,怎的還如此炎熱?你去廚房看看還有沒有冰鎮酸梅湯,給我盛一碗過來。”

豆沙奇怪地看了看秦寶珠,昨夜下了一場雨,今天都有點涼了,哪裏會熱。況且,這幾日秦寶珠實在吃太多冰鎮酸梅湯了,進書房前她就已經喝過一碗,於是豆沙勸道:“姐兒,這冰鎮的湯還是少喝點吧,奴婢聽府裏的嬤嬤說,這些個涼的東西對女兒家的身子最是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