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這麼喝粥,許多男人的肚子都是鼓脹的。送給他們吃一片嗎丁琳,都說很好使。一會兒來人要一片,不到兩天一盒藥就吃幹淨了。
原來有句話,叫粥“宜空心食”。自己怎麼也弄不明白。
有次一個畫畫的朋友被人邀請去昌平的一個飯店度周末,於是我也湊熱鬧跟著去了。
這飯店的老板是個五六十歲的老頭,挺精神的,琴棋書畫好像什麼都懂。他的一個餐廳專做宮廷宴,很講究。從小菜到大菜到點心,我們在那兒邊吃邊聊,一頓飯將近四個小時。
都說這人是個怪老頭,家在京城裏麵卻極少回去。昌平電力局請他經營這家飯店他不要一分錢工資。隻是在飯店裏占據著一間房,平日裏想起一道菜便讓餐廳裏的師傅給他做出來,送到房間裏自己吃。
宴席間大家難免附庸風雅的,品詩論畫。正好有個人是寫字的,就都說讓他留下墨寶。湊詞之間,也不知怎的自己突然脫口而出“莫言淡薄少滋味,淡薄之中滋味長”來,叫這老頭兒癡迷了好一陣子。
第二天一早,大家紛紛地要去吃早餐,老頭卻來找,說是請去他的屋裏坐坐。
進屋後看見很簡樸,竹床竹椅一張大木頭案子,牆上掛著字畫犄角裏堆著幾本書。落座後最顯眼的是竹茶幾上兩碗白米粥還有半個剛剛去皮的心裏美的水蘿卜。
開口他就笑著說小小年紀你也喜歡粥?昨晚聽你提起那句《煮粥》的詩,說得還不錯啊。
我隻習慣嘻嘻哈哈,真到兩個人坐下,就開始尷尬。於是隻好點頭應承,聽他從粥說起說到字畫說人生,再往後就說他自己的過去。
才知道他是一個見過大世麵的,幾上幾下,能得到的他曾經得到過許多,該舍棄的也全都放下了。原以為是因為鍾情於美食才留在這裏,哪料想孤單單的隻為了品嚐這白米粥的滋味。
聽他在那兒自顧自地念叨,驀然生起一念,也許人生除了追求還需要學會放棄。
一個不能安於寂寞的人,是絕難吃出白粥中的滋味來的。
由於天氣突然變涼,沒有一點準備,結果生病了。整整一周,在家養病。再出門,發現不僅街上的人穿起了長衣褲,就連市場上的桃子和西瓜也下市了,接替它們的是蘋果和葡萄。菜蔬方麵,已經出現了最新鮮的土豆、玉米和剛出土的落花生。看來,夏天已經在向我們道別了。
心中感念,夏日將攜豐富而去,到了調整一下,來歡迎殷實秋天的時候了。
於是忙不迭地從市場上帶回了茄子、西紅柿、青椒、圓白菜、扁豆,以及新鮮的小土豆和洋蔥,準備做個菜,表達一下留戀以及對於慷慨夏日的感激。
正好,家裏還有一盤牛腩,決定讓它也加入進來,弄一個既隆重又熱烈的。
這盤已經切好的牛脯,是從家樂福超市買來的。家樂福是個好地方,東西便宜又新鮮,尤其是排骨和牛腩。
牛腩化凍好,放在冷水鍋裏,加勺鹽大火煮。邊等水開,邊可以去茄子皮、洗西紅柿、掰青椒、剝圓白菜、摘豆角,以及削土豆和切洋蔥。
水開了兩開,一定滿是浮沫,味道也很不好。沒關係,揀出肉,把水全倒掉。再放上涼水鍋,加入蔥煮。
再等水開,可以摘除牛腩裏的筋頭,再把大塊的肉切成小塊。就是工作馬虎點,吃飯也肯定不該放棄精細的原則。
水開了,放肉,再放薑,湯立即變清(神奇的變化)。然後就是煮,二十分鍾後再把滾刀塊的土豆和整根的豆角下進去,一起煮。(豆角最好先用熱水加鹽燙一下,不然味道太大)
這時候,要放調味了。兩勺鹽、一勺糖、一勺酒和醬油。這些東西,因人而異,盡量放自己喜歡的。打開鍋蓋,廚房裏就有了香氣。用筷子捅捅,看肉爛了沒。牛腩的組織結構很有意思,它的爛與不爛,是在一瞬間的事。
爛了,就依次加入茄子、圓白菜和洋蔥,煮一會兒放一些。之後,再放掰好的青椒和切成塊的西紅柿。
蓋上蓋子再煮。等水開時,可以放桌子,盛米飯了。
我有個鍋,透明蓋子,是我姥姥前幾年送的,作為獨立生活的紀念。
用它煮,就能看到西紅柿、青椒、豆角以及土豆、茄子的顏色。它們由鮮豔的紅、綠,逐漸變淡,一層一層。
夏天的離去確實是值得祭奠的,自古而今。隻是隨著生活的豐富,我們越來越少了對於自然恩賜的珍惜,希臘人曾因這一時的富足而在德力腓神廟以美酒和戲劇來慶祝;藏族人也會為這難得的溫暖陽光於浪山節上歡跳鍋莊;而我們呢,在獲得了更多的滿足之後,也不要忘卻了享受一下這份自然的賜予的幸福吧。否則,得一些,卻又失去了另一些,那麼進步不就少了許多意義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