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南方的米,北方的麵(1 / 3)

一種讓北方人覺得精靈古怪的,在南方,尤其是蘇錫常、滬寧杭一帶根深蒂固的說法是:由於北方人吃麵食,所以自然滿腦子糨糊,所以才越吃越糊塗。而且即便都是在南方,也可以長江為界分出南北,比如蘇錫常滬等地的人對江北人或蘇北人就不大看得起,認為他們粗魯愚笨,甚至對貴為省會的南京人也看不慣,說南京人像“大蘿卜”,也許蘇北人和南京人是南人中的北人,都帶有一些北方人的特征吧?

似乎也可以理解,你瞧:米粒兒再多也可以數得過來,隻要你有足夠的細心、耐心和效率,而麵粉粒兒呢?你數數試試,數不清!所以就別費那門子勁了,加上水一攪和一揉就索性糊塗著吃吧。然而物極必反,散碎得數也數不清的麵粉粒一加上水,卻成就了“筋道”的麵團兒,北方人叫做“有勁兒”!為什麼?因為裏麵生成了高蛋白的韌性十足的麵筋。你說做成什麼吃食吧,扛餓!北方人總覺得米飯吃不飽。

所以北方人就像“糊塗,筋道”的麵團兒,遲滯木訥中卻透著一種堅忍和大度。而南方人呢?就像粒粒分明的可以數清的米飯,透著一種精明和麻利,也脫不掉一些瑣碎和斤斤計較的小氣。南方人“裝”糊塗也裝不來,把米磨成數不清的米粉粒兒,那韌性可就差多了,粗一點兒的可以做粉蒸肉(北方叫米粉肉),細一點兒的可以做成“河粉”、“米線”之類,可我總覺得那些像是澱粉做的。

北方人也吃米,卻偏偏喜歡把顆粒分明的米熬得一塌糊塗,做成稠乎乎、看噴噴的大米粥,這樣才算好喝!可見北方人想“裝”精明也裝不來。可南方人偏偏不肯,南方人一般都偏愛稀飯(泡飯),那裏麵的米粒依然是分得清的,米是米,湯是湯,清清爽爽,這樣南方人才覺得好吃。也許南方人覺得總是精明豈不太累,於是也時不常地“糊塗糊塗”,調劑一下神經,比如煲煲雞肉粥、皮蛋瘦肉粥之類,或者吃吃黏乎乎的糯米糕什麼的。

其實南方雖然以大米為主食,但也有很多和北方一樣的麵食,比如包子、麵條、餛飩、麥疙頭等等,往遠了說恐怕與宋代以來幾次大規模的北人南迂有關。但一般而言,這些北方的麵食一旦到了南方就變得精致起來,比如簡陋的麥疙頭(其實就是北方的疙瘩湯),就被杭州人改造成了知味觀的名吃“貓耳朵”。南方人通常喜歡把麵食當點心來做,比如皮薄薄的,一籠十隻,一口可以吃一隻的小籠包子,就是南方人將麵粉“顆粒化”的傑作。北方人吃包子則不然,1983年我在長春上大學,每周一次,中午食堂圖省事,亦或是為了“改善”夥食,隻供應一種肉丁蘿卜丁餡兒的大包子,你別無選擇。那包子“一隻”足有二兩多,說巨大也不為過,而且像是按人頭數做下來的,每人一份“二隻”,一共三毛二分錢,外加免費清湯二勺。這在當年已算是好飯,好歹也是吃餡兒啊,於是乎狼吞虎咽,倍兒香!吃完拍拍肚皮,“賊飽”!

再比如吃麵條,南方人也喜歡“糊塗”的麵“清爽”地吃:一碗清湯麵裏撒幾撮香蔥,南方人美其名曰“陽春麵”,放幾塊烤麩幾片青菜葉子就叫“烤麩麵”。南方人一般不會像北方人那樣,在麵條裏攙和很多樣調貨。“清清爽爽”似乎是南方人飲食審美的最高境界之一,這種癖好和秉性似乎也延伸到他們待人處世方麵。看來,這“糊塗”也是裝不來的。怪不得身為南方人的鄭板橋慨歎:“難得糊塗”啊。

當然當然,北方人也不總是“糊塗”,那還了得?也得換換口味,於是逢年過節,或隔三差五兒饞了,也要全家人圍坐在一起,有說有笑,剁餡兒和餡兒,很隆重、很熱烈、很當回事兒地“精致”一回:包餃子!不過那可不是當點心,是當飯吃的。而且即便是“精致”的餃子,那吃法兒也顯出幾絲豪氣:包多少是按多少“蓋頂兒”算的,吃多少在家是論“盤兒”,在外邊買喜歡論“斤兩”算。趕上對口兒的餃子,不吃到嗓子眼兒就不撂筷子,管他吃多少“隻”,沒數兒!末了兒還得來碗餃子湯,“原湯化原食”,到肚子裏“糊塗”去!

話說回來,飲食習慣和性格形成到底有沒有關係,還有待有識者做進一步的探究,也許兩者之間也不無一些內在的聯係?不過你得承認南人北人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隨著社會的發展,時空阻隔的進一步消弭,其間的差異會越來越小。本人愚見,南北的融合不妨先從飲食入手:也許南方人要學得大度豪爽些,第一課就是多吃“糊塗”的麵食。北方人要變得精明幹練些,第一課就是多吃粒粒分明的米飯。

麵,也就是麵條,是簡單方便的食物,可麵的花樣還著實不少。在中國,應該說西部的麵花樣最多。

陝西人特別愛吃麵,而且是主食。以前如果要是問陝西人什麼是滿足,他們會說“有麵有辣子吃有秦腔聽”。陝西的麵有一個特點就是特別寬,人稱“麵條像要帶”,是陝西八大怪之一。那麵到底有多寬?不用我給出尺寸,隻要摸摸自己的要帶您就知道了。

陝西的鄰省山西,吃麵也很特別,這倒不是他們喜歡加醋,而喜歡吃刀削。用刀削出來的麵樣子不成條而是成片。在吃之前,將水燒好,將和好的麵團托在一隻手上,離鍋半米多對準鍋口,另一隻手用快刀飛削,手起刀落麵片就飛鍋裏。這種做法雖然好看,而且省下了擀麵和下麵的工序,可需要技術。技術乘的,不是用手托麵,而是將麵項到頭上,雙手執刀左右開工。這活兒簡直不廚師的,倒像是演雜技的活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