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隻是一家普通學校畢業的普通學生,當他向主考官遞上自己簡曆的時候,主考官並沒有完全把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夥子放在眼裏。剛等約翰粗略的介紹完自己的工作經曆,考官就以等候通知為由讓約翰離去。
約翰很沮喪,他認為自己沒有希望了。當他走出門口的時候,看見地上遺落了一本書,不知道是誰這麼不小心。於是他把這本書撿起來,用手輕輕擦了擦,放回到原來的桌子上。
這一幕恰好被一旁的部門經理看在眼裏,他立即追趕上已經走出正門的約翰,並親切地說:“你被錄用了,明天來上班吧。”
最後,年僅23歲的約翰被留了下來,而那些名牌大學畢業的優秀學生和資深人士隻能失望地離去。
事實證明,這家公司的選擇是正確的,這位細致入微的年輕人在公司表現得相當出色,他的努力使公司的年營業額提高了好幾個百分點。
注重細節對一個人來說,非常重要。對於經營一家企業的領導者,也是如此。一個注重細節,能夠從各種小事上為消費者考慮的企業領導人,必將帶領企業走向成功。
柳州市牙膏廠,從一個借錢開工資的企業發展成著名的廠家,並創立了著名的“兩麵針”品牌,正是廠長吳福林重視細節的結果。
若幹年前,柳州市牙膏廠生產的牙膏因質量不好,在櫃台上無人問津,隻好在商店門口論斤賣給顧客當肥皂用。為了讓廠子獲得“新生”,吳富林決定放棄已經沒有生命力的老產品,組織科技人員開發研製了含有氮化物的藥物牙膏。由於這種牙膏具有治牙病的功能,很快就贏得了消費者的喜歡。但是這個新產品並不適用於水質含氟量高的地區,在這些地區,顧客使用氟化物牙膏後出現牙齒脆化,牙根酸痛等症狀。吳富林針對這一情況再度組織攻關,將氯化物牙膏改進為無任何副作用的中藥牙膏,並憑借它在牙膏市場中占領了一席之地。
產品起死回生,新的形象在用戶心目中定下了烙印,但吳富林沒有掉以輕心,有損於形象的大小事件,他都抓住不放。
有一天,湖南嶽陽市寄來一封投訴信,反映從兩麵針牙膏裏擠出一條活蟲來。吳富林認為,這根本不可能,就是在生產過程中混進了蟲子,密封嚴實,蟲子怎麼能活著。他決定對此弄個水落石出。第二天,他就派出他的助理、質檢科長、銷售科長等人趕到嶽陽市,讓他們和用戶一起分析,最後發現:原來是用戶使用牙膏後,沒有擰好牙膏蓋就放在菜籃子旁邊,蟲子聞到香味就鑽了進去。盡管如此,吳富林還是做出決定為用戶更換了牙膏,並感謝用戶對產品的關心。正是因為吳富林如此注重細節,才使柳州市牙膏廠有了今天的成就。
生活的一切原本都是由細節構成的。如果想要一切有序,那麼起決定作用的必將是微若沙粒的細節。進而言之,對於一個人,一件事的成敗,都要從這一個個細節入手,要把這每一個細節都做好。
建議與忠告:
人生有善惡,事業有成敗。不管是善惡,還是成敗,都是從一件件小事開始的,這就是細節。隻有把握好細節,你才能在善惡成敗中取其正道,而不致偏失。那麼如何培養注重細節的習慣呢?
1.培養細節習慣首先要改變觀念
盡管“天下難事,必成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千裏之堤毀於蟻穴”之類的道理已是耳熟能詳,對細節的重要性也有比較深刻的認識,但能真正做到的卻不多。其原因就在於沒有改變原有的觀念,被這些觀念扯了後腿。比如對精打細算的人會冠以“計較、小家子氣”的稱謂,對關乎自己生命的安全問題常會抱有僥幸心理,對善意的提醒會充耳不聞,這都是主觀上未對細節注重,強調個人主義的行為體現。
因此,隻有思想上對細節足夠重視了,才能使自己真正把每一個細節都做好。
2.細節習慣要在實踐中強化培訓
細節存在於我們身邊的每一件小事中。對每一件小事都需要認真對待,嚴謹細致地處理。實踐中的一次次強化,就會讓注重細節成為你的習慣。當養成細節習慣後,我們會覺得無論待人接物,還是生產管理或科研技改都會順手許多,效率也快得多。
3.細節習慣的培養重在堅持
有這樣一句話:做一件好事不難,難的是一輩子都做好事。對於細節來說,也是如此。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什麼時候想起來什麼時候做,這樣是絕對不行的。在培養自己注重細節的習慣時,必須要不斷堅持,隻有使注重細節成為“曲不離口,拳不離手”的隨身之物,才能讓細節體現出它的價值,為你帶來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