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過來試試,可能就是另一種結果,要把功夫用在刀刃上,否則,隻能徒勞。
王大師解困
王大師住在山邊,有一次台風漲水,衝破了他的前門,家人正拿著木板磚石想去阻擋,卻被大師阻止:
“前門不必擋,但是快把後門打開。”
果然那山洪由前門進,在院子裏打個轉,又由後門流出去,院子裏雖然有水,但隻是流過,始終沒有積深。
台風過去了,家人前來報告:
“房子裏隻濺進了一點點水,古董字畫毫無損失,唯有幾卷立在門邊的宣紙浸上了水漬。”
“把宣紙攤在地上,並用水將紙整個噴濕。”王大師又下了一道令人不解的指示。
可是當家人照辦,那宣紙被噴濕、風幹之後,原先的水漬居然全不見了,再經電熨鬥一燙,簡直平整如新。
“水怎麼流進來,就讓它怎麼流出去。怎麼浸漬,就讓它怎麼消除!”王大師撫須笑著說。
阻止山洪最好的方法不是木板磚石,而是疏導。生活就是這樣,不必強求自己去做一些事情,而是要順其自然去處置。
彼此“獨立”的小販
從早晨起就大雨滂沱,路邊幾個賣叫食品的小販一直無生意。
快到中午,賣烤餅的大概是餓了,就吃一塊自己烤的餅。他已烤好一大疊,反正也賣不出去。
賣西瓜的坐著無聊,也就敲開一個西瓜來吃。
賣辣香幹的開始吃辣香幹。
賣楊梅的也隻好吃楊梅了。
雨一直下著,4個小販一直這樣吃著。賣楊梅的吃得酸死了,賣辣香幹的吃得辣死了,賣烤餅的吃得口渴死了,賣西瓜的吃得肚皮脹死了。
這時從雨中嘻嘻哈哈衝過來4個年輕人,他們從4個小販那兒把這4樣東西都買齊了,坐到附近的亭子裏吃,有香有辣,酸酸甜甜,味道好極了。
交流、互助是人生的一部分,如果所有的事自己都能做,上帝也就不會造那麼多人了。
豐富比財富更重要
印度哲人奧修在《燈火的傳遞》中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當年縱橫歐、亞、非所向無敵的征服者亞曆山大碰到乞丐戴奧真尼斯,這個赤身裸體的乞丐唯一的財產就是一盞燈,無論白天黑夜,他都堅持點著這盞燈。亞曆山大見狀,詫異地問他:“為什麼你要在白天點燈?”乞丐提起他的燈照著亞曆山大的臉看了看,心平氣和地說:“我日日夜夜都在尋找真正的人,但是我找不到他。”
亞曆山大聽後大為震驚:這個一無所有的乞丐居然會對稱雄世界的亞曆山大說出這樣一番話。再看他說這話時他的眼睛非常寧靜,臉上神情非常平和,但他和緩的話語裏自有一種不可言說的權威。在這個乞丐身旁,亞曆山大不禁自慚形穢,回去後,他在日記中寫道:
“我首度感覺到豐富是某種跟有錢不同的事,我看到了一個豐富的人。”
亞曆山大看到的豐富是什麼呢?就是赤裸與赤貧後麵的真實和真誠,真理與真愛。這一份豐富的品質,正是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擁有的真正的財富。而這一切,恰恰是亞曆山大帝國無數的寶藏中的稀缺。
財富不等於豐富。財富也不一定能買來豐富。隻有豐富的人才是真正富有的人。而真正富有的人不僅可擁有世界,而且能贏得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