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指數________心情指數________效率指數________
【甲】風煙俱淨,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裏,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水皆縹碧,千丈見底。遊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穀忘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與朱元思書》)
【乙】自三峽七百裏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岩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於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裏,雖乘奔禦風,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山獻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淒異,空穀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三峽》)
1. 解釋下列各句中加“[ ]”詞語的含義。
(1)略無[闕]處( ) (2)[雖]乘奔禦風( )
(3)[負]勢競上( ) (4)望峰[息]心( )
2. 翻譯句子。
至於夏水襄陵,沿溯阻絕。
___________
經綸世務者,窺穀望反。
___________
3.比較兩篇短文的異同。
(1)兩文都寫了山和水,突出了山的連綿、高峻和水的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等共同特征。
(2)兩文都寫了猿鳴,但寫作目的不同,《三峽》通過猿鳴烘托環境的 ___________ ,《與朱元思書》則通過猿鳴表現了環境的生機勃勃。
4.請寫出一副對聯,上聯以《三峽》的詞句為內容進行編輯,下聯以《與朱元思書》的詞句為內容進行編輯,寫在下麵的橫線處。
___________
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