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秋千作千秋(1 / 1)

《荊楚歲時記》:“春節懸長繩於高木,士女袨服坐立其上,推引之,名秋千。楚俗謂之拖鉤,《涅盤經》謂之胸索。”《古今藝術圖》曰:“秋千,北方山戎之戲,以習輕趫者。或雲:‘齊威公北伐山戎,此戲始傳中國。’然考之《字書》,則曰:‘秋千,繩戲也。’今其字從革,實未嚐用革。”按王延壽作《千秋賦》,正言此戲,則古人謂之千秋。或謂出自漢宮祝壽詞也。後人妄易其字為秋千,而語複顛倒耳。山穀詩“未到清明先禁火,還依桑下係千秋”,又雲:“穿花蹴蹈千秋索,挑菜嬉遊二月晴”,皆用千秋字,蓋得其實也。(《叢話》後三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