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抔土(1 / 1)

《前漢張釋之傳》雲:“假如愚民取長陵一抔土,而①陛下何以加其法乎?”顏《注》雲:“抔音步侯切,②謂以手掬之也。其字從手。不忍言毀撤,故止雲取土耳。今學者讀為杯勺之杯,非也。杯,非應盛土之物也。”郭氏《佩觽》〔論杯、抔二字〕③雲:“杯,奔來切,杯勺也。④抔,步侯切,手掬也,亦古文裒字。”駱賓王為《徐敬業檄武後》雲:“一抔之土未幹,六尺之孤安在?”正用《漢史》語。〔比見僧惠洪集中有詩雲:“人生如逆旅,歲月苦逼催。安知賢與愚,同作土一抔。”其說蓋誤矣。李義山詩:“耳聞明主提⑤三尺,眼見愚民盜一抔。千古腐儒騎瘦馬,灞陵斜日重回頭。”如此押韻,乃知前輩造語之工,而用字之不謬也。惠洪嚐作《冷齋夜話》,雲:“詩至李義山為文章一厄。”但未識其出處耳。〕⑥或謂《廣韻》、《集韻》上平聲,並出一抔字,鋪放⑦切,手掬也。意與步侯切者頗同。惠洪雖誕妄,必不讀抔為杯勺之杯,但其詩泛使土一抔,不正用《漢書》長陵事,故作鋪放切讀耳,未知其果然否?(《叢話》後十四)

案:胡仔曰:“此絕句乃唐彥謙《過長陵詩》。嚴有翼誤以為李義山,仍引《冷齋夜話》,雲‘李義山為文章一厄’語為證,此不細考之過也。”

①《詩林》無“而”字。

②《詩林》“切”作“反”。

③《詩林》無“論杯、抔二字”五字。

④《詩林》無“杯勺也”數字。

⑤《詩林》作唐彥謙詩,“提”作“詩”。

⑥《詩林》無“比見僧惠洪集中”至此數語。

⑦《詩林》“放”作“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