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人文章中,多以兄弟為友於,以日月為居諸,以黎民為周餘;以子姓為詒厥,以新婚為燕爾,類皆不成文理,雖杜子美、韓退之亦有此病,豈非狗俗之過耶!子美雲:“山鳥山花吾①友於。”又雲:“友於皆挺拔。”退之雲:“豈謂詒厥無基址?”又雲:“為爾惜居諸。”②《後漢史弼傳》雲:“陛下隆於友於,不忍恩③絕。”曹植《求通親親表》雲:“今之否隔,友於同憂。”《晉史讚論》中,此類尤多。〔吳氏《漫錄》謂:〕④“洪駒父雲:此歇後語也。〔韓杜未能去俗何耶?《南史》劉湛友於素篇,《北史》李謐事兄篤友於之情,故淵明詩‘一欣侍溫顏,再喜見友於’。子美蓋有所本爾。乃〕⑤頃有人年七十餘,置一侍婢年三十。東坡戲之曰:‘侍者方當而立歲,先生已是古稀年。’得無類是⑥乎!”(《叢話》後七、《永樂大典》八百二十二引《考古質疑》,不見今本中)
案:胡仔曰:“友於之語,自陶彭澤已自承襲用之。《詩》雲:‘一欣侍溫顏,再喜見友於。’然則,少陵蓋承之也。且歇後語,蘇黃亦有之。蘇雲:‘伯時有道真吏隱,飲啄不羨山梁雌。’黃雲:‘斷送一生惟有,破除萬事無過。’然黃集此句對偶甚工,後山以為妍,而反嗜之不以為病也。又《遁齋閑覽》雲:‘東坡在豐城,有老人生子求詩,東坡問:“翁年幾何?”曰:“七十。”“翁之妻年幾何?”曰:“三十。”戲作八句,警聯雲:“聖善方當而立歲,乃翁已及古稀年。”’今《藝苑》以為有人年七十餘,置侍婢。仍竄易其詩,記事之誤有如此!當以《遁齋》為正。”
①《杜詩詳注》二十二“吾”作“共”。
②案此《符讀書城西詩》。
③《永樂大典》“恩”作“遏”。
④《永樂大典》有“吳氏《漫錄》謂”五字。
⑤《永樂大典》有“韓杜未能去俗”至此數語。
⑥《永樂大典》“類是”作“是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