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 完美型性格及命運(1)(2 / 3)

即使完美性格的人知道別人看得出他們的遜世態度,並且他們也為此焦急,但是他們仍找不到一個平衡點來調節好他們心理上的兩難,而這樣日久天長的矛盾心態最直接的結果就是使得完美性格的人容易自責,他們越發對自己苛刻地要求,進而到一種過分的地步,他們則在過分警慎和突如其來的魯莽與輕率之中搖擺。而在這種矛盾的折磨下,完美性格的人於是不可避免地陷入了一種極端的緊張而焦慮的狀態中,並且還伴隨著一次又一次越發強烈地自憐自艾。

完美型性格的人對別人的要求比其他性格的人都略高了一些,因而在其他人的眼中,完美性格的人的行為顯得有些過於誇張和沒有必要,所以完美性格的人也往往因此喪失周圍人的認同感;旁人對完美性格的人無法忍受或不以為然也會使完美性格的人經常感到困窘不安,所以他們有些計劃和工作在沒有開始之前就擱淺了。這種挫折感使完美性格的人忿忿不平,而他們卻不會因此放棄自己的高標準,反而會把這一切加之於周圍的人身上。

固執的性格影響了他們的視野。完美性格的人看問題一般都認為隻有兩麵,因此有走極端的傾向。一旦他們認定了一個事實或者是下定了決心,他們就會對其他相反的意見變得相當神經質。用頑固和專製這兩個詞來形容他們這時的狀態毫不為過。對待別人意見的態度源於他們內心深處那股叛逆的蠢動,以及對自己本性不大順眼的恐懼。他們希望自己正直、善良、誠實,然而固執的本性卻拉著他們率性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當他們受挫。受批駁時,他們會懷恨在心,雖然表麵上看來仍是一團和氣,毫無記恨的跡象。由於追求完美的天性,完美性格的人對自己相當挑剔,對別人也非常苛刻。當他在說“是”的時候,他心裏卻總是在想是否應該說“不”。對待一件事,他們總是再三地審查才將其放行。在談話中或會議上,發問最多的肯定是他們。因為他們對別人和自己總是有大多的質疑。在別人限中,他們是爭強好勝的,也是不可理解的。吹毛求疵的心態使得他們在評價自己或他人的時候總是不能始終加一。在他們看來,任何人離他們的最完美標準都相去甚遠。

“要麼就不做,要做就做得最好。”這是完美主義者的口頭禪與精神支柱,所以完美性格的人經常表現為死板、極端、煩躁等。死板是因為怕失敗,所以不敢作為到不作為,對失敗的恐懼使他們如履薄冰,工作效益遠不如其他人,並最終缺乏冒險精神等;走極端多是個人好強與錯誤的價值取向結合造成的結果,走極端者容易偏激,成為孤立主義,將自己與社會隔離開來,從而形成人生的痛苦,而煩躁則是因為外部事物發展和外部意識與自己的理想不相符,或者與自己的意識完全對立時,所表現出來的不良情緒,這種人基本缺乏客觀意識,其後果嚴重者易產生語言與行為衝突。

如果一個完美性格的人還因為個性非常好強,必然會導致精神壓迫症與心理障礙。有一個衛生潔癖者,他每上一次衛生間完後都要洗澡,最終他隻能以少吃少喝來控製自已上洗手間的次數,這樣來減輕心理障礙與精神壓迫。

研究表明,完美的性格不利於完美性格的人的身心健康,而且會導致自我挫敗,工作效益低、人際關係、自尊心都會受到傷害,這類人群是極其痛苦的。完美性格的人見到別人犯錯誤,即使是小錯誤,也會有惡心、精神痛苦等症狀,嚴重者有消滅摧毀對方的念頭,這種人極度缺乏寬容之心,更缺乏包容之心,由精神壓迫產生的道德潔癖無形中形成一堵心靈之牆,將他與外界實際生活隔離起來。當然,這被隔離的一定是他自己,如此,他最明顯的表現為心靈孤獨與心理障礙的痛苦。這種人對自己的各種要求極高,並以已推人,所以用自己唯一的標準衡量外部一切,所以必然造成意識衝突,如果情緒一不受控,極其容易造成肢體衝突,並傷人傷已。再嚴重者則會有意識混亂、心智迷失的傾向。並且容易產生自戀與自傲,他藐視外部世界的概率要遠遠多於認同與包容外部世界,他為自己的任何錯誤都精心辯解,但對別人卻毫不寬恕、評頭論足,這無疑會傷害別人,影響同事、朋友之間的關係。這種人經常不切實際的提升自己的理想與要求,最終導致自己遠離實際生活的軌道。有時候他們害怕自己的意見不被采納,使自己的完美形象受到影響。例如:有一個大學生畢業後就非常不適應社會,其原因是覺得社會中的人都很愚蠢,不願與之為伍,最終將自己孤立起來。而後來他知道是自己的適應能力太差以後,還是不願意麵對現實,他實在害怕別人對自己指指點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