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孤僻型性格及命運(2)(2 / 2)

他對聯邦調查局的電腦網絡產生了濃厚興趣。一天,米特尼克發現特工們正在調查一名“電腦黑客”,便饒有興趣地偷閱起調查資料來。看著看著,他大吃一驚:被調查者竟然是他自己!米特尼克立即施展渾身解數,破譯了聯邦調查局的“中央電腦係統”的密碼,開始每天認認真真地查閱“案情進展情況的報告”。不久,米特尼克就對他們不屑一顧起來,他嘲笑這些特工人員漫無邊際的搜索,並惡作劇式地將幾個負責調查的特工的檔案調出,將他們全都塗改成了十足的罪犯。

憑借最新式的“電腦網絡信息跟蹤機”,特工人員還是將米特尼克捕獲了。當人們得知這名弄得聯邦特工狼狽不堪的黑客竟是一名不滿16歲的孩子時,無不驚愕萬分。驚歎於孤僻性格的米特尼克那不尋常的天才,許多善良的、並不了解真相的人們紛紛要求法院對他從輕發落。也許是由於網絡犯罪還很新鮮,法律上鮮有先例,法院順從了“民意”,僅僅將米特尼克關進了“少年犯管教所”。於是米特尼克成了世界上第一名“電腦網絡少年犯”。

很快,米特尼克就被假釋了。不過,他並未改邪歸正。“重新做人”。電腦網絡對他的誘惑太大了。這次他把目光投向了一些信譽不錯的大公司。在很短的時間裏,他連續進入了美國5家大公司的網絡,不斷發出讓人憤怒的錯誤賬單,把一些重要合同塗改得麵目全非。他甚至決定向全美工業機密電腦中樞——全美數據裝配係統發動進攻。

1988年他再次被執法當局逮捕,這次的原因是,DEC指控他從公司網絡上竊取了價值100萬美元的軟件並造成了400萬美元損失。這次,他甚至未被允許保釋。心有餘悸的警察當局認為,他隻要擁有鍵盤就會對社區構成威脅。米特尼克被判處一年徒刑。出獄後,他試圖找一份安定的工作。然而,聯邦政府認為他是對社會的一個威脅,像被證明的強奸犯一樣,他受到嚴密監視。每一個對他的電腦技藝感興趣的雇主,最後都因他的監護官的警告而拒絕了他的申請。這也許是一件十分遺憾的事,它甚至在一定意義上剝奪了米特尼克棄惡從善的可能。

1994年聖誕節,米特尼克向聖迭戈超級計算機中心發動了一次攻擊,《紐約時報》稱這一行動“將整個互聯網置於一種危險的境地”。這一攻擊的對象中還包括一個因為米特尼克而成名的人物,即後來人稱“美國最出色的電腦安全專家之一”,在該中心工作的日籍計算機專家下村勉。米特尼克從自己手中盜取數據和文件令下村勉極為震怒,他下決心幫助聯邦調查局把米特尼克緝拿歸案。聖誕節後,他費盡周折,馬不停蹄,終於在1995年情人節之際發現了米特尼克的行蹤,並通知聯邦調查局將其逮捕。

這位著名的網絡黑客被判刑,他將在鐵窗中度過相當的一段時間。令人玩味的是,心有餘悸的三位美國聯邦法官一致否決了米特尼克的假釋要求,按法官的話說:“如果讓米特尼克假釋出獄,無異於放虎歸山,整個美國,甚至整個世界都要亂了。”

黑客行為就像吸毒一樣,一旦染上就難以戒除。對於像米特尼克這樣一個在因特網上來去自由的黑客高手來說更是如此。米特尼克的律師曾在法庭上為他的當事人申訴道:“他的行為就像是毒品中毒。靠當事人的理解是無論如何也改變不了的。”正因如此,人們對出獄後的米特尼克將何去何從備加關注。

孤僻性格的人不是離群獨居者,他們也有家庭、有孩子、有朋友、更有自己的愛好。因此,一個孤僻者要改變自己的命運,必須認識孤僻的性格。改變因為孤僻的性格而做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