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是孤僻型性格者命運的升華。
常言道:“情到深處是孤獨。”其實孤獨深處是孤僻。因此,孤僻性格是一種神秘的境界,是一種其他性格無法探尋的層次。
1.孤僻型性格利與弊
孤僻型性格的人從小就具有一種成人的安靜,他們天生就具有內心敏感的世界。孤僻是指孤寡怪僻而不合群的人格表現出來的缺陷。不過這些在一個偉大科學家或藝術家的命運之中怎麼能算做是缺點呢?
孤僻型性格的人常表現為獨往獨來、離群索居,對他人懷有厭煩、戒備和鄙視的心理;凡事與己無關、漠不關心,一副自我禁錮的樣子;如果與人交往,也會缺少熱情和活力,顯得漫不經心、敷衍了事。有時看上去似乎也較活躍,但常給人一種做作的感覺,仿佛有點神經質,因而人都不願主動與之交往,不得不與之相處時,也會有如坐針氈之感。
孤僻性格的人,其孤獨的心理是指孤單寂寞的心態,而孤僻則是一種人格表現缺陷,盡管自視甚高,常顯出一副瞧不起人的樣子,但內心虛弱,害怕被人刺傷,因而不願與人交往,在不得不與人交際時,也顯得行為怪僻、奇特和做作,常會給人一種神經質的感覺。
在某一領域成就突出的科學家或藝術家往往是這種性格,博弈論大師約翰·納什,鼓吹悲觀主義的哲學家阿爾都爾·叔本華丹,19世紀偉大的英國物理學家數學家麥克斯韋,麥基督教思想家,存在主義的先驅克爾凱郭爾。都是這樣的人。因為他們的科學理論,或藝術水平是常人無法達到的,隻有她們才肚在這一領域孤軍奮戰,大有高處不勝寒之感,所以說孤僻常與偉大相伴。既然孤僻深處是孤獨,所以孤僻性格也有好多讓人無法理解的地方,比如待人接物,衣食住行等。
孤僻性格的人常在以下幾種情景中表現突出:自身不受別人理睬而不得不獨處時,常會有失落感和自尊心受傷感,這時就會顯得更加孤僻而不願與人交往;當與別人交往而當眾受到譏諷、嘲笑、侮弄和指責時,常會產生神經過敏,以為別人都瞧不起自己,這時就會悶聲不響、鬱鬱寡歡,或者惱怒異常、撒手離去;當遇到各種挫折時,常會產生虛弱感和自卑感而心灰意冷,這時就會自我孤立起來,閉門謝客,拒人於千裏之外。如果這些情景不明顯或不存在,盡管時不時也會流露出孤僻征兆,但一般未必有明顯的自我感覺,即自己未必會意識到有孤僻人格表現缺陷。
孤僻性格的人一般為內向型的性格,主要表現在不願與他人接觸,待人冷漠。對周圍的人常有厭煩、鄙視或戒備的心理。具有這種個性缺陷的人猜疑心較強,容易神經過敏,辦事喜歡獨來獨往,但也免不了為孤獨、寂寞和空虛所困擾。因此,孤僻人的身心健康十分有害。孤僻的人缺乏同學、朋友之間的歡樂與友誼,交往需要得不到滿足,內心很苦悶、壓抑、沮喪,感受不到人世間的溫暖,看不到生活的美好,容易消沉、頹廢、不合群,缺乏群體的支持,整天提心吊膽地過日子,憂心忡忡,易出現恐怖心理。這種消極情緒長期困擾,也會損傷身體,從而影響到社會和其他人的生活。
2.孤僻型性格怎樣去麵對“選擇”
有的時候,孤僻性格的人通常渴望與人交往,也不存在厭煩他人、對他人有戒備的心理,在與人交際時一切如常,絕不會有做作使人感到不舒服的表現。
孤僻型性格的人麵對選擇,關鍵就在於要善於走出自身的孤僻性格,正確評價和認識自己和他人。一方麵孤僻型性格的人要認識到自身孤僻性格的危害,選擇多多向人敞開閉鎖的心扉,選擇積極的去追求人生的樂趣,才能擺脫孤僻的纏繞。而另一方麵,孤僻型性格的人需要正確地認識別人和自己,努力去尋找自己的長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