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 外事禮儀須知(3)(3 / 3)

信仰基督教的南非人,忌諱數字13和星期五;南非黑人非常敬仰自己的祖先,他們特別忌諱外人對自己的祖先言行失敬。跟南非人交談,有四個話題不宜涉及:不要為白人評功擺好;不要評論不同黑人部族或派別之間的關係及矛盾;不要非議黑人的古老習慣;不要為對方生了男孩表示祝賀。

在德國應注意的禮儀

地處歐洲中部的德國,東鄰波蘭、捷克,南接奧地利、瑞士,西接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法國,北與丹麥相連並鄰北海和波羅的海與北歐國家隔海相望,是歐洲西部鄰國最多的國家。所以,到德國旅遊轉道其他國家是很方便的。

德國人在許多方麵是歐洲最具科技才能的民族,以汽車為例,奔馳、寶馬、奧迪、大眾享譽全球;以建築為例,慕尼黑、法蘭克福、不萊梅和柏林都是歐洲之族值得一遊的地方。德國的鄉村一樣迷人,那無法描述的神秘感,以及與世無爭的寧靜,都是此間的特色。青山綠水環抱下的新天鵝堡更是魅力無比。

嚴謹的德國人對禮節是非常重視的。不管認識不認識,也不管在路上,或者辦公室、賓館、電梯等地方,都相互打招呼,問聲“您好”。在餐館吃飯時,也要向已就座的顧客點頭問候。朋友見麵以握手為禮,告別時亦如此。與德國人握手時,有必要注意兩點:一、握手時要坦然地注視對方;二、握手時間宜稍長一些,晃動的次數宜稍多一些,握手時所用的力量宜稍大一些。

重視稱呼,是德國人在人際交往中的又一個鮮明特點。對德國人稱呼不當,通常會令對方大為不快。一般情況下,切勿直呼德國人的名字。稱其全稱,或僅稱其姓,則大都可行。在交往過程中,大多數人往往用“您”以及姓氏之前冠以“先生”或“女士”作為尊稱。對女性,不管其婚否或長幼,都可以稱“某女士”,但對已婚女士應以其夫姓稱之。

德國人也很重視服裝穿戴。工作時就穿工作服,下班回到家裏雖可以穿得隨便些,但隻要有客來訪或外出活動,就一定會穿戴得整潔。看戲、聽歌劇時,女士要穿長裙,男士要穿禮服,至少要穿深色的服裝。參加社會活動或宴會更是如此。

德國人對發型較為重視。在德國,男士不宜剃光頭免得被人當做“新納粹”分子。德國少女的發式多為短發或披肩發,燙發的女士大半都是已婚者。

德國人是十分講究飲食的。在肉類方麵,德國人最愛吃豬肉,其次才能輪到牛肉。以豬肉製成的各種香腸,令德國人百吃不厭。德國人一般胃口較大,喜食油膩之物,所以德國的胖人極多。在飲料方麵,德國人最欣賞的是啤酒。慕尼黑啤酒節是世界聞名的節日。

德國人注重規則和紀律,幹什麼都十分認真。凡是有明文規定的,德國人都會自覺遵守;凡是明確禁止的,德國人絕不會去碰它。因此,他們也非常守時,德語中有一句話“準時就是帝王的禮貌”。一般,人們都有一本記事本,上麵記著哪一天,幾點鍾,什麼地方,同什麼人,談些什麼問題,等等。

德國人一般不常邀請人去家中,不速之客有時會被拒之門外。好朋友之間也得事先打個電話詢問對方是否可以接待客人,這樣至少可以讓主人有些準備。如果得到邀請,去做客時,一般給女主人帶一束鮮花,給小孩買玩具或書,但一定要撕去價格標簽,並包裝好。

德國人在用餐時,有以下幾條特殊的規矩:吃魚用的刀叉不得用來吃肉或奶酪;若同時飲用啤酒與葡萄酒,宜先飲啤酒,後飲葡萄酒,否則被視為有損健康;食盤中不宜堆積過多的食物;不得用餐巾扇風。

德國人在所有花卉之中,對矢車菊最為推崇,並且選定其為國花。在德國,不宜隨意以玫瑰或薔薇送人,前者表示求愛,後者則專用於悼亡。白鸛是德國的國鳥。德國人對黑色、灰色比較喜歡。

對於13與星期五,德國人極度厭惡。他們對於四個人交叉握手,或在交際場合進行交叉談話,也比較反感。因為這兩種做法,都被他們看做是不禮貌的。與德國人交談時,不宜涉及納粹、宗教與黨派之爭。在公共場合竊竊私語,德國人認為是十分無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