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後,宋子玉終於踏入著名的刺繡之都,豐州的地界。與想象中的一樣,這裏豐饒富庶,街道寬敞幹淨,樓宇高闊連綿,路邊小攤上擺賣的小物件都豐富多樣。街上幾乎人人都穿著漂亮精致的刺繡衣裳,或是朵朵盛開的燦爛秋菊,或是團團若隱若現的飄逸雲紋,有素雅別淨的梅花,有風姿傲然的竹影,直看得宋子玉眼花繚亂,大開眼界。
進了城門,宋子玉付了車夫的行資,背著一隻不大的包裹打聽清楚金魚巷十八號的位置,沿著寬闊的街道往前走去。張叔的堂弟張開一家從父輩開始就定居在豐州,住了幾十年算得上老戶,有他們的照應宋子玉應該會容易很多,不論是暫時落腳還是日後買院子都不用擔心被人欺騙。
宋子玉打聽過,在青石鎮花二三百兩銀子就能買到一座兩進兩出的小院子,在豐州的價格大約在兩三千兩,幾乎是青石鎮的十倍。乍一回聽,驚訝得幾乎合不上嘴,若非張叔提醒並介紹張開一家收留她,冒冒然來到隻怕僅有的四五十兩銀子都不夠花上三天。
不過這也激起宋子玉的傲氣,暗暗發誓一定混出名氣來,在通達的地段買一座大宅子!
不久後,宋子玉來到金魚巷,尋到十八號宅院,敲開大門。
“你找誰?”一個模樣伶俐的漂亮姑娘從門後麵鑽出來,看著宋子玉脆脆地問道。
宋子玉怔了怔:“請問這是張開,張老爺家嗎?”
漂亮姑娘點頭道:“是呀,你是哪位?”
宋子玉把張叔的親筆信從袖子裏掏出來:“我是張老爺堂兄的遠親……”把來之前張叔交代她的話說了一遍,那姑娘點頭道:“好,你隨我來。”
宋子玉便抬腳跟著進了門,隻聽得那位姑娘笑吟吟地朝角落裏說了句:“三叔,有位親戚來做客,我先帶她見夫人去。”
進了門,才發現宅子裏頭別有洞天。雖然張叔隱晦說過張開一家有些家底,不怕多個人多雙筷子,宋子玉卻沒有想到,張家何止是有些家底,簡直可以說家底頗豐!不論是清爽悅目的院落格局,還是需要人精心打理的水池錦鯉,都顯示出這是一個富戶人家才有的景象。
宋子玉再看前頭的漂亮少女,隱隱有些明悟,她應當是張家的丫鬟罷?隻歎一個丫鬟不僅比她長得好,穿著氣度更不比她差什麼,難怪宋良俊曾說她有些大戶人家的丫鬟氣度,當時隻覺他說話難聽,現在看來不得不承認確實有些道理。
宋子玉跟在丫鬟身後,進了兩道花門,走了大約一刻鍾左右方才停下。丫鬟提著裙裾,邁過一道門檻,走進一處錦繡庭院,揚起笑臉脆生生地朝裏麵喊道:“夫人,有客人來啦!”
宋子玉有些緊張起來,張家的夫人是個什麼樣的人?會看不起她這個八竿子打不著的親戚嗎?雖然張叔讓她自稱是遠房親戚,但是宋子玉心知肚明兩人什麼關係也沒有,很有些心虛。
“喲?是什麼客人?翠屏,快領進來我瞧瞧。”屋裏頭傳來一個爽利的聲音,一聽就讓人心生好感。
翠屏“噯”了一聲,對宋子玉露了個笑臉兒,領著她往裏頭走。進了屋子,隻見正當門坐著一位年約三十多歲,生著一張福態的圓臉,和氣中又透著精明的貌美婦人,眼珠落在宋子玉身上,笑著問道:“你叫什麼名字?是我們老爺的什麼親戚?”
宋子玉對她福了一福:“夫人好。我叫宋子玉,張老爺的堂兄是我的遠房表舅。今日剛來豐州城裏,請老爺夫人看在我表舅的麵上借我一處落腳地方,容我暫住一段時日。”
說著,將張念的親筆信雙手遞上。
張夫人接過信,仔細瞧過後便收了起來,臉上的笑意半分不增,半分不減:“原來父母都過世了,隻留下你自己,真是個可人疼的孩子。好孩子別拘著,過來我瞧瞧。”說著衝宋子玉招了招手。
宋子玉便低著頭走過去,張夫人抓過她的一隻手,握在手心裏捏了捏:“你會刺繡?”宋子玉點點頭:“會一些,但是技藝淺薄,我來豐州就是學刺繡的。”認真的回答,不僅張夫人笑了,連翠屏都在一邊掩著嘴笑起來:“咱們豐州的刺繡種類可多著呢,你學一輩子也學不完。”
宋子玉不反駁也不讚同,隻認真地睜著眼睛道:“我不需要全都學會,我隻要精通一樣便好了。就像董娘子的楚繡,提起她來沒有不知道的。”
翠屏笑得更歡:“你還想當第二個董娘子不成?”她見張夫人對宋子玉的態度並不很看重,不由得輕浮起來:“人家董娘子從五歲就開始學刺繡,家裏請了最有名氣的師傅教導,你呢?你從幾歲開始學的?”
宋子玉此時穿著一身尋常的料子,是花了二兩銀子買來的,原是擔心路上不安全才不敢穿得太好,不想竟被人小瞧了去。也不說別的,打開隨身的包袱,一邊解開一邊道:“世上隻有一個董娘子,也隻有一個宋子玉。她是她,我是我,我從來沒想過成為董娘子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