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走出極限,挑戰生命中的龍卷風(4)(1 / 2)

在比賽中他爆發了,幫助老鷹隊奪取了一場久違的勝利。賽場沸騰了,從那一刻起,這個“傻帽兒”成了費城的英雄。

他在老鷹隊共效力三個賽季,並成為球隊靈魂人物。他以30歲“高齡”,書寫了橄欖球史上的一個傳奇,同時也為全美國樹立了一麵旗幟。他以自身經曆告訴人們:相信自己,一切都不算晚!他就是文斯。

多年以後,當人們舊事重提時,文斯說:“我應該感謝那張紙條。”

紙條上寫著:“你是個窩囊廢,永遠一事無成!”

其實,世間沒有什麼做不到的事,關鍵在於你是否目信。自信是一個人應具備的基本素質,是一切成功的基礎,也是人們走向成功的第一步。在生活遊戲中,如同任何運動比賽一樣,失敗者一向是多過勝者。幾乎每種運動都是這種情況:隻有一隊或一個人能贏得最好的勝利。

智慧感悟:人與人之間,弱者和強者之間,大人物與小人物之間,最大的差異就在於意誌力量。一旦確立一個目標,就應該堅持到最後。反之,不管你擁有怎樣的才華,身處怎樣的環境,不管你擁有什麼樣的機遇,如果你害怕失敗,你就不能取得令你驕傲的成績。

生活中不可能沒有失敗和挫折,但問題是,有的人一旦遇到失敗和挫折,就會喪失意誌和勇氣,放棄了為之奮鬥的目標;而有的人則能從失敗中吸取教訓,獲得經驗,並化為一種前進的動力。

鎖不住的靈魂

卡耐基說:當你研究成功時,你會發現,成功者的態度是決定性的因素。

有這樣一個女孩,在她8歲那年,她進倫敦皇家音樂學院學習作曲。

這很了不起,對於一個啞巴女孩來說。

她創辦的電子雜誌曾獲獎,裏麵的詩歌、遊記等大多出自她的筆下。

這很了不起,對於一個13歲的女孩來說。

有一年的1月到3月,她在別人的陪同下,從英國南部的家裏出發去旅行,英格蘭、澳大利亞、坦桑尼亞、孟加拉、美國都留下了她的足跡。

這很了不起,對於一個雙腿殘疾的女孩來說。

喬伊·南丁格爾的身體是獨一無二的,她以輪椅為伴,身體即是她的監獄。她罹患的不是大腦性麻痹、多發性硬化症或者帕金森病,盡管這幾種病的症狀都一一出現在她的身上。那是一種非常罕見的未知疾病,醫學界隻能將它描述為深度精神性肌肉失用症及神經紊亂。她還常常發高燒、尿道感染、腹瀉、癲癇發作……她是各種各樣的疾病的載體。

麵對這樣的情況,喬伊並非沒有氣餒過,想到自己哪裏也去不了的時候,就感到萬分悲傷。她上網與許多國家的殘疾人交流,大家相互鼓勵,不久後她就創辦了屬於自己的電子雜誌。這是一份叫“From the window”的雜誌,你不會想得到,喬伊竟能夠令許多普通人難以接近的名人為她的電子雜誌投稿,如作家瑪格蘭特,大主教喬治加裏,曾經的聯合國秘書長安南,當下最著名的殘疾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

沒有誰比喬伊更能體現這句話了:疾病禁錮了身體,但鎖不住的是堅強的靈魂。她譜曲作樂,讓音樂代替她的聲音;她創作詩歌、散文、小說,用美妙的文字與他人交流;她到各國旅遊,向人們證明了坐在輪椅上也能親睹世界的精彩……

人生就像是一杯水一樣,表麵無色無味,但是如果你慢慢品嚐,加入你的調劑,結果又是不一樣的味道。困難往往是經過化妝的幸福,隻有那些憑借堅定的信念和頑強的意誌戰勝了它的人,才能得到真正的快樂。

智慧感悟:麵對自己的不幸,有的人屈服於命運,自卑於命運,並企圖以此博取別人的同情,這樣的人隻能永遠躺在自己的不幸上哀鳴,不會有站起來的一天;而有的人則靠自己的奮鬥消除自卑的陰影,最終出人頭地。這是努力奮鬥的結果,而決非命運的安排。每個人都是自己的救世主,隻有靠自己才能自強、自立,直至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