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選擇愛,守住愛(3)(1 / 2)

二人慢慢地走著。母親說:“有件事可能你還不知道,你父親就是布萊特,你最喜歡的作家。”喬治驚訝地蹦了起來,說:“你說什麼?我不信!”母親說:“這其實你父親也不讓我告訴你。你不信可以去問你的老師。”喬治急急地向學校跑去。老師麵對他的疑問,笑了笑,說:“這都是真的。你父親不讓我們透露這些,是怕影響你成長。但既然你現在知道了,那我就不妨告訴你,你父親是一個偉大的人。”

兩天以後,父親回來了。喬治問父親:“你就是大名鼎鼎的布萊特嗎?”父親愣了一下,然後就笑了,說:“我就是寫小說的布萊特。”喬治拿出一本書來,說:“那你先給我簽個名吧!”父親看了他片刻,然後拿起筆來,在扉頁上寫道:贈喬治,生活其實比什麼都重要。布萊特。

多年以後,喬治成為一名出色的記者。當有人讓他介紹自己的成功之路時,他就會重複父親的那句話:生活其實比什麼都重要。

不管我們的父親是成功的商人還是最底層的小販,不管是大學教授還是目不識丁的農民,他們都會給予我們關注和愛的,而這一切,往往需要我們從生活中去發現、感悟。

不要忽略親情

在現代社會裏,很多人都以工作忙、車票難買等原因忽略了在家鄉的父母。的確,在外拚搏很艱辛,但是,這些都不是我們忽略親情的理由。

有一封信,相信你讀過之後,定會感慨良多。

“親愛的爸爸媽媽:

我最近很忙□,一般□,空閑□;

我的功課優秀□,中等□,差□;

最近一次考試成績90分以上□,60分以上□,不及格□;

身體很棒□,有一點不舒服□,很不好□;

我準備在暑假□,寒假□,明年□回家……”

這封信的最後一段話是這樣寫的:

“孩子,我們知道你沒有時間寫信回家。現在,請你花一點點時間,在前麵的空格裏選擇你目前的狀況,劃個‘√’,寄回給我們。信封我們已經寫好並貼了郵票,隨信附上。孩子,我們老了,不知道還有多少時間,不要讓我們久等。非常想念你的爸爸媽媽。”

現在,想必你已明白這究竟是怎樣的一封信了。透過這封不尋常的家書,我們似乎能看到白發蒼蒼的父母那殷殷企盼的眼神。他們知道子女們忙於學習、事業或是生意,他們並不奢望子女們常回家看看,他們僅僅需要的是溫情的牽掛和問候,哪怕隻言片語,對於他們,也是莫大的慰藉。

我認識一對老人,他們惟一的兒子在遙遠的城市裏工作。這對行動不便的老人平日裏最關心兩件事,一是每天都會按時守在老舊的黑白電視機前收看天氣預報,密切關注兒子所在城市的氣候變化;另一件事就是每日黃昏時分,他們總會坐在村口的黃桷樹下,等鄉裏的郵遞員。有兒子來信的日子,是他們最晴朗最高興的日子。兩位老人不識字,他們有時會找村裏識字的人代念;找不著的時候,他們就一遍遍地摩挲信紙,心同樣是盈盈的滿足。

許多時候,我們因為懶惰或是一心追求名利,慢慢忽略了親情,忽略了一日比一日年邁的父母,忽略了雙親望眼欲穿的牽掛。千金散去還複來,親情逝去永不返。年輕時我們總以為來日方長,卻忘記了父母已經黃昏遲暮。說不定哪天,我們正為不失掉一次賺錢的機會而忙得天昏地暗的時候,卻驚悉自己永遠失去了至愛的親人。所以,天下兒女們,找點空閑,常回家看看吧!或是認真地寫封信,告訴雙親:好想你們!這些許點滴將會使他們獲得如何的慰藉和滿足不說,“子欲養而親不待”,是世上最痛徹心腑的愧疚和遺憾。

“百善孝為先”,常回家看看吧,不要再找各種理由推諉了,畢竟年邁雙親的快樂要比生意、應酬、旅遊等重要得多。

婚姻是一方小舞台

一位著名的婚姻專家在媒體上刊登公告,說自己將舉辦主題為“幸福美滿婚姻的秘訣是什麼”的講座。他明碼標價:前來聽講座者每人收費200元。還在公告末尾補充說:聽講座者若嚴格遵照秘訣實施,一年後仍未能擁有幸福婚姻的,可憑門票索取雙倍賠償。

眾多夫妻看到了專家發布的公告,從中捕捉到潛在的信息:若如願以償擁有幸福婚姻,那如同獲得無價之寶;萬一所謂的“幸福秘訣”是紙上談兵、一無用處,婚姻生活仍然一團糟,則可獲得門票的雙倍賠償。這樣穩賺不賠,為什麼不去試一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