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為獨立而進行自我鍛煉:創業不是貿然的(1)(3 / 3)

怎樣才能有足夠優秀的表達方式呢?談吐是否文雅得體,是一個人自我形象的重要標誌,但我們隻能說,這是一個基本的判斷標誌而已,並不足以讓你獲得更多利益。因為表達中最重要的,還是是否具備個性化的特點,從而讓自己顯得更加與眾不同,能夠得體地彰顯自我,贏得別人的好感。

如今,很多觀眾輕易就能夠記起中央電視台《中國新聞》主持人徐俐,她是一個懂得用個性化表達來塑造自我形象的人。其“疾語如風、剛毅練達”的個性化表達風格,讓千千萬萬的觀眾為之傾倒。一般來說新聞類節目主持人在表達上總是傾向於保守、嚴肅,而徐俐在表達上卻有著鮮明的特色,如誇張的重音處理,密集的語速以及特別大氣的語調,都表現出了強烈的個性化特點,這對塑造其自我形象是非常有利的。也正是如此,她才能從無數普通的播音係畢業生中脫穎而出,成為中央電視台新聞類節目主持人中的佼佼者。

其實,就算在身邊的普通職場中,我們也會有這樣的感觸——相同的話從不同人口中說出來,效果或者影響力是不一樣的。仔細研究,我們就可以發現,每個人的自身表達方式,包括其聲色、語調、表情等有著各自的不同,形成了各種各樣的差異點。而正是對差異點的充分利用,才會讓表達充滿力量。

你應該從剛剛踏入職場開始,就積極塑造自我形象,養成良好表達的習慣,尤其是對個性化表達的追求,更是職場新人應該加以認真對待的。把錘煉個性化表達放到提升自身業務能力相同的高度,你的發展水平才能從中受益。

小何就是一個重視自我形象,懂得錘煉個性化表達的企業高級管理人員。但這一點,是在一次挫折後才開始養成的。

有一次,上司安排小何修改好下周的PPT演講稿,而小何認為,在每次作報告時,會議上好像並不注重PPT,因此打算到會議前再修改。上司說:“如果不按時完成,這個月的獎金就沒了。”小何卻信口說道:“沒就沒了吧。”上司說:“但你是公司的員工,應該學會服從領導的命令!”小何隻好說:“好吧,我再看看。”

結果,小何沒有做完這份文件就按時下班了。

回到家後,小何像往常一樣打開電視節目,卻無意間看到講塑造職場個人形象的節目。節目裏一個女生正在後悔地說:“今後再也不和上司抬扛了,應該懂得如何服從上司的命令。”其實,這位女孩原本非常重視自己的工作機會,但自恃能力突出,沒把上司放在眼裏,如今上司以不服從領導命令為由把她炒了,女孩才感覺到後悔。

小何突然擔心起來,因為她知道自己是不能失業的,房貸還沒有還清。在節目的最後,主持人建議職場人士要學會巧妙地表達自我的意圖,這樣才能讓上司記住你,重用你。

小何仿佛看到了問題的根源:原來,她是科室裏工作時間最長、閱曆最老的人,但身邊的人不斷升遷,隻有小何一直在原地踏步,連這位上司在做科長之前甚至都做過她的助手。正因為如此,她才越發不注意表達,總是用千篇一律甚至直來直去的方法傳遞自己的意圖,令上司和同事很難接受,根本無法去了解她的真實想法。這樣下去,上司會不會認為自己有意不服從命令?

她從網上找了一些關於錘煉個性化表達方法的信息,並詳細地記錄在日記本上。第二天,天剛亮,小何就回到公司把那份PPT文件完成了,在上班前交給了上司。

在以後的工作中,小何不再直截了當地表達,相反,她的表現開始與原先截然相反。小何開始錘煉自己的語言和表達習慣,學會用積極的態度去同他人溝通。比如,用“保證按時完成任務”取代了原先簡單乏味的“是”,“我對這個任務有點想法”取代了原來冷冰冰的“這樣不好幹啊”……

另外,小何錘煉個性化表達的重點在於積極、自信、樂觀的說話語氣和表情,很多話從她嘴中說起來,就讓人有了不同的感受。漸漸地,小何在公司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在開會時,大家發現,小何的不少建議都被上司肯定了。同事對小何的印象也大大改變了,變得更願意與小何溝通在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很多客戶開玩笑地說:“在公司,小何個性化表達幾乎成了公司鮮明的標誌。”

個性化的表達,給小何帶來了逐漸提高的自信和人氣,讓她在工作中如魚得水。隨著個人形象品牌的建立,小何在公司的影響力與日俱增。小何的表現贏得了公司董事會的注意。不久後,董事會的任命通知下來了,小何成了公司中層管理人員,薪水幾乎翻了兩番——她終於不再是個普通的窮女生了。

如今,小何在領導崗位上用她個性化的表達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公司更多的員工,據說,她還有很大的可能被提拔為公司的高級管理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