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馮諼沒什麼能耐,所以孟嚐君家裏的人都瞧不起他,給他的飲食待遇就按照最下等的門客的標準,隻不過是剛剛夠溫飽而已,馮諼也不在意,就這麼在孟嚐君家住了下來。住了一段時間之後,馮諼湮沒在孟嚐君的諸多門客之中,大家都把馮諼這個人忘了。然而馮諼自己卻主動提醒大家自己的存在。他從家裏帶來一把已經生鏽了的長劍,成天抱著這把劍,隨便找個地方坐著,一邊用手指彈這把劍,一邊唱歌,歌中唱道:長劍啊長劍,我們回去吧,在這裏吃飯沒有魚啊!一開始沒有人在意他,但是他反複地唱,惹得人人厭煩,終於有人去把這件事告訴了孟嚐君。
孟嚐君其實早已經把馮諼這個人忘了,現在聽說門客中有人抱怨待遇不好,心想不過是要吃得好一點,也沒什麼大不了,就跟下麵的人說,以後給這個門客安排飲食,按照能夠吃魚吃肉的標準。於是馮諼就吃上了比較好的飲食,他也就不唱歌了。
大家都以為這件事情就這麼過去了。誰知道過了一陣子,馮諼又開始彈著長劍唱歌,這一次他唱道,長劍啊長劍,我們回家去吧,在這裏出門沒有車坐啊。孟嚐君家中的仆人聽了,覺得這個門客簡直豈有此理,總是提出過分的要求,於是又稟報了孟嚐君。孟嚐君聽了這件事之後,覺得這個門客有點意思,出於好奇的心理,就又給馮諼提高待遇,按照上等門客的標準安排了車駕,供他使用。
誰知道沒過多久,馮諼又開始唱歌了,這一次他唱的是,長劍啊長劍,我們回家去吧,我們沒有收入可以供養家庭啊。孟嚐君聽說了這件事,覺得馮諼這個人應該是有些本事的,要不然怎麼敢總是向我提要求呢?他一打聽,原來馮諼在家裏還有一個老母親無人供養,隻靠街坊鄰居救濟過活,於是孟嚐君就派人去給了馮諼的老母親一筆錢,給老人家安排好了生活。就這樣,馮諼再也不唱歌了。
後來,孟嚐君家中有一件事情要辦。原來,孟嚐君在齊國的都城臨淄做官,可是他的封地在薛這個地方,每年都要派人回薛地去收取地租和利息。孟嚐君家資豐厚,產業眾多,薛地的百姓種他的地,欠他的錢很多,要把這一大筆賬算清楚並且全部收上來,既要有精明的頭腦,又要有一定的手段,絕對是一個苦差事。因此,每年派什麼人去薛地收賬,都是孟嚐君頭疼的一個問題。現在,又到了收賬的季節,孟嚐君就把門下的所有門客找來,對大家說,有誰能幫我回薛地收賬?誰有這樣的本領?然而孟嚐君門下的門客雖然多,有這樣的本事的人卻沒有幾個,原有的幾個可以信任的此時也都外出辦事去了,無法分身,現在在家的門客自知沒有這個本事都不敢開口,怕把事情攬到自己身上。孟嚐君連問了幾次,都沒有人應聲,孟嚐君十分失望。
就在這個時候,躲在角落裏的馮諼忽然站起身來,對孟嚐君說,既然沒有人願意去做這件事,我就替您去做吧。孟嚐君一看是馮諼,大喜說道,我就知道先生您肯定有本事,果然沒有看錯!以前我每天忙於國事,沒能好好照應您,我現在委托您為我的特使,把薛地那邊所有的債券都交給您,這件事就拜托您了!眾人見是馮諼攬下了這個差事,都暗暗發笑,等著看馮諼的笑話。
馮諼也不理會別人的異樣目光和閑言碎語,收拾了行裝,帶著幾個隨從就要出發。臨走之前,馮諼問孟嚐君,我收回了賬之後,給您買點什麼回來呢?孟嚐君說,您看我家裏少什麼就買什麼好了。於是馮諼就出發去薛地了。
馮諼到了薛地之後,把當地的官員找來,讓他們派人去把欠孟嚐君地租和債務的百姓全都找來。百姓們到了之後,馮諼把所有債務的憑證都拿出來,和百姓手中的一一核對,核對清楚了之後,馮諼對大家說,孟嚐君為人仁厚愛民,他知道你們的日子過得很艱苦,不忍心再用這些債務來加劇你們的困難,現在孟嚐君派我來,就是讓我把大家的債務一筆勾銷!說罷,馮諼就點了一把火,把所有的憑證全都燒掉了。薛地的百姓這一下喜出望外,紛紛歡呼,讚頌孟嚐君的仁義。馮諼燒掉憑證之後,也不在薛地停留,立刻出發回到了臨淄。
馮諼回到孟嚐君家中之後,前去拜見孟嚐君。孟嚐君見馮諼這麼快就回來了,十分驚訝,他問馮諼,薛地的賬牽涉的人很多,而且都不是小數目,十分複雜,您怎麼這麼快就回來了?難道賬都收完了嗎?馮諼回答說,我已經都收完了。孟嚐君聽了這話更加驚訝,問道,先生您居然這麼厲害,這麼短的時間就搞定了這麼多賬目?既然收完了,那您給我買了什麼回來?馮諼說,臨走之前您對我說,看家裏少什麼就買什麼。我一路上就想,您家富可敵國,金銀財寶是不稀罕的,什麼駿馬、鷹犬、美酒、歌姬、仆人……統統都足夠而有餘,唯獨缺少的就是“仁義”。所以我去了薛地之後,假托是您的命令,核對債券之後,把債券全都燒掉了。現在薛地的百姓對您是感激涕零,都稱頌您的大仁大義,這就是我為您買的“仁義”。
孟嚐君聽了馮諼的這一番話,十分不高興,但是木已成舟,也無可奈何了。於是孟嚐君對馮諼說,行了行了,我算是見識了您的本事了,您還是好好歇著去吧。說完拂袖而去。從此以後,孟嚐君對馮諼十分冷淡,再也沒有用他。馮諼也不著急,仍然在孟嚐君家中住著,從此之後默默無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