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評:曹操大兵壓境,孫劉兩家隻有聯合才能生存,這個道理很簡單。但是怎麼聯合,誰是主導,主導到什麼程度,這是聯盟的大問題。這個問題涉及日後戰利品的分配,勢力範圍的劃分,萬一失敗責任如何承擔等等,任何聯盟都必須搞清,孫劉聯盟也不例外。從當時的實力對比來看,孫權一方無疑是聯盟的主導者,周瑜心裏明明早就想聯合抗曹,偏要先說投降,就是想憑借自己一方的實力,等諸葛亮來求他,那麼劉備一方在聯盟中就幾乎沒有什麼發言權了。然而諸葛亮巧改《銅雀台賦》,用天下男人都忍不了的事來刺激周瑜,終於激得周瑜率先開口求他,這樣劉備一方雖然實力不足,但在聯盟中也有相當的地位,不至於完全被孫權一方主導。我們從這個故事中應該學到,幾方聯合做事,誰主導,誰輔助,應當分得清清楚楚,即使不能獲得主導地位,也應當充分發揮自己的作用,要知道與別人聯合,自己也得有一定的資本才行。
五十六、諸葛亮將計就計
孫劉聯盟赤壁一戰,打敗曹操之後,劉備一方在諸葛亮的謀劃下,讓周瑜率軍與曹操守軍廝殺,自己乘虛而入,奪取了荊襄九郡大半。氣得周瑜箭瘡迸裂,大病一場。此後,周瑜屯兵柴桑,日夜籌劃,想報仇雪恨,奪回荊州,隻是不得其便。
一日,探子來報,荊州城中掛起白幡做好事,有人去世了。周瑜忙問什麼人沒了,探子說是劉備之妻甘夫人沒了。周瑜聽了,眉頭一皺,念頭飛快地轉了幾轉,頓時想出一條妙計,急忙寫信給主公孫權。
孫權接到周瑜的書信一看,原來信中寫道,劉備夫人去世,肯定要續弦再娶,就請主公派人去荊州說媒,就說要將主公的妹妹東吳郡主嫁給劉備。但郡主年幼,吳國太不肯讓女兒遠嫁,讓劉備來東吳成親。隻要能將劉備騙來東吳,到時候扣為人質,和諸葛亮交換荊州。諸葛亮肯換便罷,膽敢不換,先斬劉備,後發兵奪荊州。孫權看罷,暗暗點頭,心想此計大妙,就派呂範前去說媒。
再說劉備、諸葛亮在荊州,忽然聽說東吳呂範求見,諸葛亮讓劉備與呂範見麵,有什麼事權且答應,自己在屏風後偷聽,思慮對策。呂範見劉備之後,就說結親之事,劉備含糊答應,送走呂範,便問諸葛亮。諸葛亮大笑說道,周瑜用計不過如此,主公隻管放心前去東吳,看我略施小計,使荊州穩如泰山,孫權之妹又屬主公。說罷讓人叫趙雲前來,派趙雲率五百軍保護劉備入東吳。
劉備唯恐到東吳為孫權所害,躊躇不敢去,諸葛亮再三讓劉備放心,催促劉備出發。臨行前,諸葛亮交給趙雲三個錦囊,讓趙雲到達東吳之後拆開一個,住到年底拆開一個,最後臨危走投無路時再拆開一個,內中有神出鬼沒之妙計,可保主公無虞。於是,劉備在趙雲的保護下乘船沿長江前往東吳。
到達東吳南徐之後,剛一下船,趙雲便拆開第一個錦囊,與劉備同看,見裏麵說如此如此,二人就依計而行。趙雲讓五百軍馬上到市集之中,大肆采買豬羊果品等成親所用的物什,並且向百姓宣揚,孫劉兩家即將結親,鬧得滿城皆知。隨後,劉備趙雲住進館驛,剛安頓好,就出發前往拜會喬國老。
這喬國老不是別人,正是東吳著名美女大喬、小喬的父親。大喬是孫權先兄孫策的夫人,小喬則是周瑜的夫人,因此喬國老是東吳孫氏的姻親,也是大都督周瑜的嶽丈大人。喬國老聽說劉皇叔來拜,又驚又喜,連忙請進,問所來何事。劉備就把孫劉結親的事跟喬國老說了,並奉上厚禮。喬國老知道劉備是當世英雄,本就滿懷敬意,又見劉備以晚輩之禮相見,甚為恭敬,心中不由得大為高興。轉念一想,這等大事孫權居然都不通知自己,顯然不把自己放在眼裏,又不由得暗暗生氣。於是送走劉備之後,就進宮給吳國太賀喜。
吳國太見喬國老來,十分高興,聽說是賀喜,忙問何喜之有,喬國老就把事情說了。吳國太聽了大驚,忙說自己也不知此事。二人連忙派人叫孫權來問。孫權事母極孝,聽說母親召喚,連忙趕來,不想卻是問這件事。孫權也不知如何就走漏了風聲,現在母親已經知道,隻好實話實說。吳國太聽了大怒,大罵周瑜無能,想不出辦法取荊州,卻拿她女兒使美人計。喬國老一旁相勸,說劉備四海揚名,是當世英雄,不如真的招為女婿,免得出醜。孫權說劉備年紀太大,妹妹青春年少,恐怕不合適。最後還是吳國太做主,說明日於甘露寺設宴,請劉備來見,如果吳國太看中,就招為女婿,如看不中,任憑孫權擺布劉備。
劉備自喬國老處得到消息,知道第二天甘露寺吳國太親自相看女婿,十分關鍵。劉備如臨大敵,好好地收拾打扮了一番,又怕孫權暗中加害,於錦袍內暗穿細鎧防身,令趙雲第二天須臾不離左右,以為保護。
第二天,孫權先來到甘露寺,安排賈華帶兵埋伏,隻等國太不滿,立時下手。不一時劉備到了,孫權出來迎接,見劉備儀表非常,不由得暗生畏懼之心。進寺之後,劉備拜見吳國太,吳國太見了喜歡非常。喬國老在一旁推波助瀾,說劉備有龍鳳之姿、天日之表,吳國太得一佳婿,世上難得。說得吳國太連連點頭。孫權見母親對劉備十分滿意,心急如焚,卻也無可奈何,劉備卻暗中鬆了一口氣。不久趙雲上前在劉備耳邊低語,說廊下暗伏刀斧手,讓劉備跟吳國太求情。劉備隨即跪下哭訴,吳國太聽了大怒,問孫權為何如此,孫權隻能推卸責任給呂範,呂範又推給賈華。吳國太下令斬了賈華,還是劉備代為求情,才免了賈華一死。